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4-05-27 閱讀數:1108
貴州白酒十多年前提出的“一看三打造”戰略構想早已成為現實,在中國白酒產業向頭部品牌和優勢產區集中的背景下,醬酒的未來看哪里?答案仍是仁懷。
仁懷,已經是世界醬酒核心產區,在醬酒的時代中,仁懷產區發展的優勢非常充足,也已經發展成為白酒的頭部產區。仁懷酒,以仁懷之名,歷經3年時間的積淀與發展,也正在成為仁懷產區的頭部醬酒品牌代表。
從2021年上市至今,仁懷酒的品牌征程已經走過了整整3年,一千多個日夜的耕耘,換回的不僅是累累碩果,更有仁懷酒值得期待的未來。酒業家了解到,站在3周年的新起點上,仁懷酒也制定了未來新5年的發展規劃與目標,錨定全國化知名品牌、高品質醬香酒新的標桿品牌全速前進。
按照醬酒產業當前的規模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醬酒仍有近3000億的擴容空間,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是“中國白酒看醬酒”的時代,而中國醬酒,必看仁懷。仁懷酒,以仁懷之名,以產區之名,其勢已成,乘風啟航,正當其時。
3年,不僅是一個時間刻度,更是一個品牌的刻度,在這個品牌的刻度之中,有溫度、有速度、更有高度。
時間回到2021年6月19日,仁懷酒全國上市發布會在仁懷茅臺國際大酒店舉辦,在醬酒熱的浪潮之中,一款以世界醬酒核心產區仁懷命名的產品橫空出世。3年時間過去,再次回到茅臺國際大酒店舉辦品牌3周年慶典活動,仁懷酒已然成為更矚目的存在。
“上市三年來,仁懷酒在20多個省市建立銷售渠道,合作經銷商300多家,目前正不斷加速品牌全國化布局,努力把仁懷酒打造成暢銷市場的超級大單品、高品質醬香的新標桿。”貴州仁懷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芳新在5月25日舉辦的“知仁懷·見未來—仁懷酒上市三周年慶典暨發展論壇”上宣布了仁懷酒的成績與目標。
在過去3年時間中,仁懷酒趕上的并非是醬酒快速發展的熱浪期,而是在白酒與醬酒雙賽道紛紛進入調整期的背景下,仁懷酒取得了上述不俗的成績,展現了仁懷酒品牌發展的速度。
事實上,仁懷酒品牌的三周年答卷遠非于此,在速度背后,仁懷酒的品牌溫度與高度同樣值得關注,實際上,也正是仁懷酒品牌發展的溫度與高度,成就了仁懷酒在市場開拓中的速度。
酒業家了解到,三年來,仁懷酒堅持品牌建設,弘揚品牌文化,精心耕耘市場,完善服務體驗,不斷扎實進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品牌之路,持續發力構建傳播矩陣,全力以赴賦能品牌聲量遍布全國,助力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
在品牌的打造上,仁懷酒堅持高舉高打的品牌策略,借助大平臺占位高端醬酒核心陣營,從電視媒體到機場大屏,從高速公路到高鐵,以多元化的傳播方式覆蓋廣泛人群,助力品牌傳播。在品牌活動上,三年累計舉辦數百場品牌活動,從高端品鑒會到仁懷醬香文化之旅,從封藏大典到動銷酒會,形式多樣,體驗多元,給消費者打造豐富的全場景沉浸式體驗,釋放仁懷酒獨特的品牌魅力。
在市場方面,仁懷酒不止于“招商”,而更加注重與經銷商成為“合伙人”,用仁懷酒的資源為經銷商賦能,彰顯品牌溫度。據酒業家了解,過去三年,仁懷酒先后走進100余家大中型企業參訪交流,聘請品牌顧問300余名,其中不乏企業家、經濟學家、明星名流等,為仁懷酒品質背書;此外,還開設舉辦多期“仁懷酒大講堂”,廣邀各界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為企業高層及中高管理層提供新理論、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
開拓創新,聚焦核心群體精準服務是仁懷酒的態度。在這樣的品牌與市場動作助力下,仁懷酒不僅在線下迅速構建了營銷渠道,在全國各地開設仁懷酒旗艦店,線上也在京東、天貓、抖音等線上系統建成了全覆蓋式銷售網絡。截止到目前,仁懷酒已經擁有了穩固的客戶基礎,并取得了大客戶3000多名,企業定制客戶700多家、企業家封壇噸數近1000噸的成績。
從上市之日起,仁懷酒就以醬酒新星的身份在行業閃耀,三年來,更是憑借著品牌、品質與市場建設收獲了眾多榮譽。從“年度十大明星產品”、“年度十大新名酒”到華樽杯“2023年度中國醬香型白酒產區標桿典范品牌”等,都是對仁懷酒的認可與肯定。2023年,仁懷酒的品牌價值也成功超過百億,達到了103.93億元,成為近年來成長最快的醬酒品牌之一。
三年磨礪再騰飛,躍上潮頭啟新程。對于仁懷酒來說,走過三周年的時間,就像是一個人走過了年少與青春,仁懷酒的三周年慶典,更像是一場“加冠”之禮,以此為始,開啟更加輝煌的征程。
今年以來,仁懷酒也在總結過去三年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制定了仁懷酒的“新五年”發展規劃,酒業家了解到,在未來新的五年里,仁懷酒的愿景是讓更多人喝到高性價比的醬香美酒,讓合作伙伴長期穩定賺錢。
“把仁懷酒打造成仁懷市的又一個名片品牌,打造成貴州省的又一知名品牌,打造成高品質醬香酒新的標桿品牌;力爭用5年時間,把仁懷酒打造成百億級的醬酒品牌。” 貴州仁懷酒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劉炫飛介紹到。
值得注意的是,合伙人模式,是仁懷酒今年年初開始推行的與經銷商合作新模式,此舉主要是為了讓廣大有用酒需求,有人脈關系、有銷售渠道、有客戶資源的社會各界人士都有機會成為仁懷酒合伙人,共享、共贏、共創“百億仁懷”。
“仁懷酒將繼續加大對合伙人的政策扶持,以快速實現從1到N的裂變發展。”劉炫飛透露,仁懷酒計劃用五年時間,發展2000個城市合伙人、10萬個合伙人和300萬個會員。
酒業家也了解到,站在三周年的新起點,繼續堅守品質,不斷錘煉品牌,持續提升服務體驗,著力打造經銷商服務體系、大客戶服務體系、品牌傳播體系、市場運營管理體系,建渠道、塑品牌、強推廣、重服務,深耕市場,堅實基礎,開拓進取,加速推進全國化布局,努力把仁懷酒打造成暢銷市場的超級大單品,實現“百億仁懷”的宏偉藍圖。
品質是仁懷酒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與關鍵。作為一款傳承匠心的高端醬酒,仁懷酒也依托20多位白酒專家顧問團,用更加嚴格的管理體系和工藝流程,確保產品品質的始終如一。
“過去三年,仁懷酒以品質為基石,以文化為靈魂,緊密圍繞市場需求,持續推動創新,從而開辟了一條別具一格的發展路徑。”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認為,品質是基石,文化是靈魂,市場是導向,建議仁懷酒持續加強品質管控,進一步深化品牌建設,創新價值體系,加強與合作伙伴的溝通與協作。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劉炫飛在仁懷酒上市三周年慶典上表示,未來,公司將全力把仁懷酒打造成仁懷市的又一個名片品牌,打造成貴州省的又一知名品牌。
縱觀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醬酒的時代仍在繼續。銷售收入超2300億,利潤近1000億,這是醬酒在2023年交出的成績單,結合業內主流觀點看,醬酒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實現翻倍,達到5000億,在巨大的市場增量面前,可以說,中國酒業仍處在“醬酒的時代”。
“醬酒表現出深厚的發展勢能。”王新國也認為,醬酒不斷獲得勢能加持,品類整體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行業最受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在醬酒仍處在發展的黃金賽道之中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兩年來伴隨著醬酒調整期的推進,眾多中小醬酒品牌的生存舉步維艱。與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時代規律一樣,醬酒也在快速的朝著頭部產區和品牌集中。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醬酒市場的巨大增量紅利,將由頭部產品和品牌來瓜分。而仁懷酒經過三年的發展,在自身多重優勢的加持下,也具備了朝著頭部產區頭部醬酒品牌發展的條件。而頭部集中也勢必將會加快頭部品牌的發展速度,從這樣的維度來看,仁懷酒到2030年的“百億夢”并不遙遠,而是可期。
可以說,在當下不確定的時代中,在中國白酒仍處“醬酒時代”,在醬酒仍處“黃金時代”的背景下,仁懷酒,是為數不多的“確定性”。仁懷酒的確定性,來源于核心產區、品牌、品質、性價比與團隊等“五大優勢”,而這“五大優勢”的加持,則是仁懷酒未來發展前景的確定性因素。
核心產區優勢自不必多說,仁懷酒產自仁懷,享有不可復制的土壤、水源、氣候、微生物環境等天然獨特的產區優勢;品質優勢上,仁懷酒由以彭茵老師為代表的白酒專家團隊,對技術生產環節把關,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仁懷醬酒集團30萬噸儲酒基地作為保 障。
從品牌優勢而言,背靠國企,且是仁懷市全資國企仁懷醬酒集團的核心品牌,并以產區為名,這就是仁懷酒的品牌底氣。以城市之名命名,意味著仁懷酒是一瓶舉全產區之力打造的酒,代表了仁懷市和仁懷產區的形象。
“把仁懷酒打造成公司的超級大單品,成為高品質醬香酒的新標桿。”正如仁懷醬酒集團董事長李武所表示,仁懷酒是仁懷醬酒集團傾力打造的核心品牌,定位高端,產自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資源更加稀缺,是集中產區優勢資源精心醞釀的精品力作,以產區為名,是產區標桿性產品,代表著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的實力和形象。
此外,仁懷酒還具備性價比優勢與團隊優勢。尤其是在團隊方面,仁懷酒打造了一支500多人的專業服務團隊,在十多年高端醬酒運作經驗的加持下,也積累了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運營體系、服務體系,可以合作伙伴賦能。
卓鵬戰略咨詢機構創始人田卓鵬也認為,選擇大于努力,經銷商的戰略就是選擇戰略,要選大賽道、選實力強的品牌、選大單品、選好平臺,選擇仁懷酒,就是選擇了超級財富。
三年,于仁懷酒而言,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仁懷酒還有無盡的輝煌等待書寫。作為一款有著“確定性”的醬酒優質品牌,仁懷酒,未來已來。
“中國好醬香,貴州仁懷酒”。面向未來,在醬酒擴容的財富浪潮中,攜手仁懷酒,便是與機遇同行,攜手仁懷酒,便是與未來同行。(文章來源:酒業家)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