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從5月15日起,西鳳酒多款自營產品將全線調價,其中綠瓶系列出廠價上調20%以上,終端供貨價同步上調25%-30%。雖然酒企可從調價中獲得業績增厚,但實際上,酒企對于提價頗為謹慎。而作為曾經的四大國家名酒,西鳳酒的往昔風光似乎已經不復存在。
在這一輪紅紅火火的白酒行情中,未上市的西鳳酒用調價來刷了一波存在感。
據媒體報道,從5月15日起,西鳳酒多款自營產品將全線調價,其中綠瓶系列出廠價上調20%以上,終端供貨價同步上調25%-30%。雖然酒企可從調價中獲得業績增厚,但實際上,酒企對于提價頗為謹慎。而作為曾經的四大國家名酒,西鳳酒的往昔風光似乎已經不復存在。
68年前,在首一次評酒會上,陜西西鳳酒和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共同被評為四大國家名酒。那是陜西西鳳酒真正能夠和貴州茅臺比肩的高光時刻。
如今四大名酒之一已然“名不符實”,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業績上,西鳳酒都已經不能再和傳統名酒相提并論。而且,西鳳酒是四大名酒中,僅一一家還未上市的酒企。其上市道路頗為坎坷,曾四次 IPO 折戟。眼看著貴州茅臺、五糧液)股價以及市值創下新高,資本爭相入局。
但多年前奔著西鳳酒IPO入局的資本中信卻悄然退出了,顯然已經對西鳳酒失去了耐心。
中信入局十年,悄然退出
根據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鳳酒)官網新公布的股東名單,持股15%的第二大股東已經由中信產業投資基金操盤企業——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變為了陜西地電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2009年西鳳酒首次籌劃上市前改制重組,曾先后兩次增資擴股。2010年5月11日,中信以3.6億元持股15%,成為了西鳳第二股東。同時,中信證券還是它的上市保薦機構。
然而,事與愿違的是,有媒體曝出西鳳酒2010年虧損4.2億元,曝出財務造假丑聞,導致其上市進程停滯。中信系請來酒業老兵坐鎮西鳳酒,才逐漸穩定了局面。曝出財務造假后不久,西鳳酒處傳來重磅人事變動,曾擔任五糧液、酒鬼酒總經理的徐可強,帶領其團隊成員韓經緯等,正式加盟西鳳,擔任西鳳酒集團公司總經理。
2011年徐可強開始調整產品結構,確立以“鳳香經典”品牌為核心的發展戰略。除此之外,還推出了場商聯盟的模式,這種模式將優質經銷商與廠商“捆綁”在了一起。這種模式,為2014年西鳳在低迷的市場上穩定發展提供了支撐。
徐可強曾為西鳳定下了三大目標:一是進軍白酒“百億俱樂部”;二是用5年時間再造一個新西鳳;三是在資本市場實現西鳳酒的上市。不過,直到2016年底他離職也未曾實現其中的一個目標。
在徐可強離職的這一年,西鳳酒首次報送了招股書,隨后曝出高管私自挪用公司的承兌匯票5800萬元;2017年,西鳳酒更新報送招股書,但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西鳳酒原總經理張鎖祥、原副總經理高波因貪污、行賄等被判刑,經銷商郝海錄、丁濟民通過行賄獲得原始股被判刑鋃鐺入獄。
2018年4月23日,西鳳酒再次更新了招股書,并計劃募集資金15億。這一次西鳳酒終于等到了證監會的回應,當年11月16日,證監會曾發布公告稱,發審委定于11月20日審核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會事項。然而在上會前夜,西鳳酒卻選擇了撤回申報材料,不進行上會審核。
西鳳酒這次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塑化劑事件。2018年11月初,上海酒業交易中心曝出西鳳酒出品的一款年份酒存在塑化劑超標三倍的情況,西鳳酒為此宣布召回。早在2012年,上市上市公司酒鬼酒就曾陷入塑化劑風波,引發白酒行業恐慌,談塑化劑色變。然而時隔6年,塑化劑風波再襲酒企。
而撤回申報材料也意味著,西鳳酒8年四次申請IPO的再次折戟。或許中信未曾想到,入局西鳳酒長達十年之久,竟還未等到它的上市。而四大名酒中的山西汾酒與瀘州老窖先后于 1994 年登陸資本市場,貴州茅臺也于 2001 年成功上市,西鳳酒”落單“。而塑化劑時間導致,本就負面纏身的西鳳酒IPO之路雪上加霜。入局長達十年,中信顯然已經沒有耐心了,已經悄然從西鳳酒中退出。
與經銷商的利益糾葛
似乎西鳳酒只要遞交招股書,幾乎都會伴隨著新一輪的風波。實際上,即便沒有這些外圍因素的阻礙,西鳳酒本身仍有很多問題。
我們知道,西鳳酒是非常依賴經銷商的,其過去得益于包銷模式迅速發展。包銷模式下,西鳳酒廠只負責生產,經銷商負責開發品牌,導致西鳳酒旗下產品條形碼多達2000個,成本高管理復雜。
經銷商一直在西鳳酒的銷售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經銷商模式實現的銷售金額分別占西鳳酒主營業務收入的98.60%、99.49%和99.43%。再比如,西鳳酒有兩款產品六年陳釀和十五年陳釀,在2000年,由經銷商王延安負責開發和經營,西鳳酒負責生產。這兩款酒為西鳳股份帶來業績的連續增長,銷售量曾接近20億,但這兩款酒的利潤大部分卻歸經銷商所有。
過去諸多酒企都采用了這一模式,但現在基本被酒企拋棄,開辟自有渠道。2017年西鳳酒開始“砍條碼”,急迫要重新清理和整合經銷商公司,這一年西鳳酒減掉了224個條碼。但經銷商與酒企之間利益難以平衡,加之其自我渠道建設相對較弱,未有實質性的突破。
實際上,西鳳酒與經銷商之間牽扯頗深,其話語權不止與掌握著西鳳據的銷售渠道,還體現在持股上。招股書中也顯示,西鳳酒共有股東經銷商14家,合計持有公司7.55%的股權。我們知道,之前2017年,西鳳酒曝出兩起經銷商通過行賄獲取公司原始股而被判刑案件。
2017年的兩份判決書披露,丁濟民和郝海錄所持股份為西鳳酒2010年改制重組時以行賄方式購得股份。
其中,判決書顯示,2010年西鳳酒改制重組,丁濟民為了能夠認購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讓時任寶雞市副市長袁軍曉給其幫忙。之后,丁濟民認購到了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92萬股,占股份總數的0.23%。郝海錄,持有西鳳酒股份240萬股,持股比例0.6%,未在西鳳酒擔任職務。郝海錄旗下公司陜西順隆商貿有限公司系西鳳酒品牌經銷商。
然而,西鳳酒卻并未在新招股書中披露有關經銷商涉及行賄獲得股份行為,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上存在諸多漏洞。經銷商成為企業股東,還面臨一個問題,一旦上市極容易形成利益關聯人,發生暗箱操作等問題。而在利益相牽扯下,現在西鳳酒想要削弱經銷商的地位并未那么容易。
如今的西鳳酒,往日風光難復。唐貞觀年間,西鳳酒就有“開壇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譽。到了明代,鳳翔境內“燒坊遍地,滿城飄香”,釀酒業大振,過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車,聞香下馬”,以品嘗西鳳酒為樂事。清末,西鳳酒就打向海外。
但顯然西鳳酒,將這一手好牌打爛了。
財務數據顯示,2015-2017 年,西鳳酒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28.03 億元、28.67 億元、31.7 億元。而貴州茅臺、山西汾酒、瀘州老窖 2017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高達 582.18 億元、60.37 億元和 103.95 億元。如果就業績和規模上來看,西鳳酒早就被踢出了白酒一梯隊。
西鳳酒的問題依然停留在原有的經營模式上,營銷手段主要以包銷和買斷為主,缺乏自主經營的高端品牌。雖然西鳳的各大品牌牢牢盤踞陜西,甚至省外也遍地開花,但實際上仍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
一直以來,西鳳酒廠自營的產品包括紅西鳳、鳳香經典等產品。但目前省外都是西鳳酒旗下的濃香型白酒,使得西鳳酒的品牌力被透支。此前徐可強曾確立以“鳳香經典”品牌為核心的發展戰略,但至今也未成為西鳳酒的拳頭產品。
而頗有意思的是,作為西鳳釀酒中重要的基酒,竟然來自外購,更有人笑稱西鳳的酒廠其實在“四川”。
以西鳳基酒外采數據為例,2015 年至 2017 年,西鳳酒外購基酒數量分別為 21238.24 噸,18179.56 噸和 19439.12 噸,外購基酒占比分別為 68.03%,67.36% 和 70.31%。大量采取外購基酒的經營模式,一旦基酒品質出現問題或價格波動,對西鳳將產生不利影響。
IPO遇阻,與經銷商利益牽連、無自己的高端酒品牌,作為曾經貴族的西鳳酒似乎已經沒落。(來源:環球老虎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