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月,記者再次專訪貴州醇酒業和枝江酒業董事長、總經理朱偉,還是熟悉的白襯衫、有框眼鏡,慢條斯理的語氣中依然是對貴州醇、對枝江酒業發展前景的篤定。但不容忽視的是,才43歲的朱偉,頭發越來越白。對此,朱偉笑著說,前段時間去參加大學畢業二十年的校友會,因為那滿頭的白發,同學們都戲稱他為“校長”。
時隔兩個月,記者再次專訪貴州醇酒業和枝江酒業董事長、總經理朱偉,還是熟悉的白襯衫、有框眼鏡,慢條斯理的語氣中依然是對貴州醇、對枝江酒業發展前景的篤定。但不容忽視的是,才43歲的朱偉,頭發越來越白。對此,朱偉笑著說,前段時間去參加大學畢業二十年的校友會,因為那滿頭的白發,同學們都戲稱他為“校長”。
從接手貴州醇,豪言十年打造市值2000億元的酒業帝國,到兼任枝江酒業董事長、總經理及營銷公司總經理,朱偉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此可見酒業競爭的灼熱化與激烈程度。作為備受關注又飽受爭議的“網紅”,貴州醇及枝江酒業能否在朱偉的帶領下重回峰頂?或許時間是好的回答者。
左手貴州醇,右手枝江
2020年8月4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江蘇綜藝集團與枝江酒業于當日舉行股權簽約儀式,江蘇綜藝以現金方式收購維維股份所持枝江酒業71%的控股權,交易對價4.615億元。
27天后,朱偉在其個人頭條號正式宣布接任枝江酒業。而此時,距離朱偉掌舵貴州醇才過去不到7個月的時間。那么,讓朱偉“愁”白頭的到底是曾經與茅臺比肩的“濃香大王”,還是昔日的“鄂酒一”?
“兩家企業銷售規模和基礎都不一樣,畢竟枝江還有4個多億的營收,而貴州醇只有幾千萬。企業的員工規模、市場基礎、經銷商數量,分公司組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的。”朱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要說難,還是貴州醇更難。
的確,貴州醇在維維旗下,7年累計虧損3.16個億。而在朱偉手里,3個月就已經扭虧為贏,利潤過千萬。為此,朱偉全部砍掉了貴州醇300多個產品,重新推出5個單品,并在全國招商布局,不僅高薪吸引管理人才,還為企業員工連續漲薪5年……在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據新數據統計顯示,貴州醇8月同比增長11倍。目前,貴州醇也基本完成了全國城市和各省會城市的招商布局,只待進一步將渠道分化、細化以及深化。
與貴州醇發展之路雷同,朱偉一接任枝江就頒布了十條“新政”,分別涉及員工福利、產品規劃、經銷商賦能以及宣傳造勢等。但不同的是,這次枝江酒業的全線產品不僅沒有“一刀切”,還宣布老產品全新提價,提價幅度不低于10%。“真正有一定市場基礎,有一定潛力,而且比較良性的產品會保留的。”朱偉對記者表示,枝江酒業的發展不會為了“砍”而“砍”。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枝江新上市的三款系列單品是濃香型,為3年、6年、12年,市場零售價分別為268元、528元和1188元。而貴州醇推出的濃香型大單品也有6年,定價為699元。
對于價格的懸殊,公司相關人員透露因酒精度數而異。面對渠道重疊的擔憂,朱偉回應稱,各做各的市場,不會讓同一個經銷商同時經營兩款產品。“就算以后收購的企業多了,同價位的產品不交叉就好。”朱偉說道。
采訪中,記者獲悉,面對全國的醬酒熱以及對系列產品的規劃,枝江酒業將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醬香型白酒,并且用“謙泰吉”這個品牌。據悉,枝江酒業起源于1817年“謙泰吉”古糟坊,203年歷史賦能的品牌會讓枝江醬酒在市場上更好地激發出新活力。
目前,貴州醇發展已經走上正軌。未來,朱偉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枝江。至于誰更重要?朱偉坦言,“左手和右手都一樣重要”。
堅持“真年份”走天下
早在2019年江蘇綜藝完成收購貴州醇之后,就開展了大規模的“體檢”工作,“真年份”的產品定位也應運而生,并成為朱偉規劃酒業集團下主打產品的不二堅持和選擇。
“包括貴州醇、枝江,以及將來收購的其他酒企,我們在酒體品質方面都將只走一條路:糧食酒、陳年糧食酒、‘’的陳年糧食酒!其他一概不做!”朱偉表示,隨著老酒市場的逐步升溫,以“真年份”為代表的年份老酒將跨越品牌差異而在品類上集中爆發。“高端之上,只有老酒”將越來越多地成為行業共識,就像過去幾年的醬香風口一樣,“真年份”老酒將引發白酒行業一場深刻的產品革命,引發新一輪行業風口和機遇。
對此,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認為朱偉只講營銷,不講品質。面對“不認同”,朱偉坦言有些委屈。他在頭條號中寫道:“就個人而言,雖然過去十幾年從事的都是白酒營銷工作,但仍然認為決定一個企業發展的并非是營銷,而是產品,也只應該是產品。”
在消費升級、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的當下,朱偉主動出擊以品質做背書的“真年份”會不會成為行業的一股清流,并助力他完成10年打造一座酒業帝國的“夢想”?
“這肯定是有壓力的,這么大的事情,幾乎是從零起步,就像我一封公開信所說,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不可能輕輕松松來實現。”朱偉對記者表示,即使不可能完成,也絕不降低預期。因為這樣才有挑戰性,就像“真年份”對年份酒市場也是一種“挑戰”。(來源:華夏酒報 記者 張瑜宸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