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14日),又是一年“二月二,龍抬頭”,一年一度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如期舉辦。這個白酒行業開年大的文化IP,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年。
央視新聞在快手、抖音、微博、B站、微信視頻號等多個平臺同時直播“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觀看總人次高達600萬+。同一時間,鳳凰第二直播間也達到了117萬次的觀看量。
合計700萬+的觀看次數還僅是“熱度”的一部分,同時,“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詞條成功登上了熱搜話題榜,閱讀量超過1.5億!
與一般“封藏大典”不同,與瀘州老窖以往歷屆舉辦的“封藏大典”也有明顯的“區別”。
全程觀看“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的酒商表示,在“十四五”啟航之年,瀘州老窖方面“先聲奪人”,此次“封藏大典”保持了高水準、高規格的同時,也傳遞出了以“新方式”對待“新時代”競爭的態度,讓更多消費者“深入了解”瀘州老窖。
打破業內“自賞”,要讓更多消費者“看到”
通過今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可知,瀘州老窖自有底蘊,包括文化、歷史、釀造工藝與古法傳承仍是其對外“核心”展示內容。
而“承活態雙國寶 醞濃香新華章”主題的提出,則凸顯了此次活動的“重點”:在新時期,瀘州老窖將繼續加強對“雙活寶”的宣傳推廣,不僅是在行業內,更多的是要讓消費者“看到”。
有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指出,從今年“承活態雙國寶 醞濃香新華章”主題可以看出,今年瀘州老窖方面會開展更多更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從而體現活態雙國寶,彰顯雙國寶價值。
他認為,面對新的競爭與更加嚴峻的市場挑戰,產品價格、銷售渠道都已不再是白酒行業“決勝”的關鍵。
因此,如何讓更多白酒消費者、飲用者、愛好者認識品牌并認可品牌價值才是關鍵。
業內人人士對瀘州老窖的“雙國寶”并不陌生,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有多少人會知道瀘州老窖“雙國寶”的具體含義是:
一.1573國寶窖池群始建于明萬歷元年,也就是公元1573年,此后不間斷連續使用,至今已有448年,并在1996年被國 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 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源自元泰定年間,公元1324年瀘州人郭懷玉發明釀酒“甘醇曲”,開創了中 國濃香型白酒釀造技藝先河,該技藝傳承至今已有697年,在2006年入選首批“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實力、品牌”要盡大可能讓更多消費者看見,這是當下白酒生產企業的共識!所以,瀘州老窖才將這一場傳統文化盛宴舉辦的如此“瘋狂”,通過直播渠道再加上明星助陣“瘋狂吸粉”。
直播盛宴,明星效應“拉滿”
明確了讓更多消費者看見的“主旨”,反過來再看“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就不難發現,在堅持傳統內容為核心的基礎上,“新方式”的創新表達被運用好。
一方面,名人、明星齊聚現場,為活動的“熱度”加分。“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名人、明星齊聚,除了中 國作家協會副主 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國際音樂大師譚盾,藝術家方力鈞,《中 國新聞周刊》總編輯王 晨波,四川省作協副主 席、中 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梁平,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等文化屆名人與行業領導外,任魯豫、李思思、張韜等數位人氣極高的“明星主持”也出現在了現場。
另一方面,以央視新聞、新華社為代表,眾多新聞媒體加入到活動的傳播中,加大了傳播的“寬度與廣度”。
700萬+的觀看次數與1.5億+的閱讀量足以證明,龐大的消費者群體關注到了該次活動,這也意味著,瀘州老窖品牌成功完成了新年的第1波全國性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瀘州老窖顯然已經明確了在“十四五”新時期“前進方向與目標”,立足于文化、歷史,傳承古法釀造與匠人精神,通過時代賦予的“新方式”進行表達,其不是簡單的要消費者看到瀘州老窖,而是要讓消費者深入了解瀘州老窖,從而將其培養成“鐵粉”。
“品牌傳播+流量轉化”同步完成,瀘州老窖離三甲目標又近了一步。(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