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威亞太在上海正式宣布引進威士忌品牌火龍肉桂,并將成為火龍肉桂威士忌及同集團下其他高端酒類品牌在大陸地區的經銷商。
此外,百威亞太還將引進水牛足跡、Goldschlager等其他烈酒品牌。
無偶,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百潤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擬與邛崍市政府簽署《烈酒生產基地升級項目(二期)投資協議書》,在邛崍市“成都綠色食品產業功能區”建設烈酒生產基地升級項目(二期)。項目投資額不少于5.2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百潤股份稱,隨著威士忌市場快速升溫,我國進口威士忌增速較快,價格隨著消費升級穩步上升,市場越來越成熟。
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和國內外烈酒供應狀況,公司計劃投資烈酒生產基地升級項目,為進入烈酒行業做好產品準備。
殊途同歸,“雙百”都看好威士忌
盡管百威亞太、百潤股份的操作方法不同,但發力烈酒賽道,看重威士忌的態度卻“如出一轍”。對此,有業內人士通過兩個方面給予了解釋,一是當前國內酒水類消費市場的現狀;二是威士忌產品自身的屬性。
首先是“市場現狀”,以百威亞太為代表的啤酒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2020年國內啤酒產量分別為3812.24萬千升、3765.3萬千升、3411.11萬千升,同比分別下降13.4%、1.23%、7.04%。同時,國內啤酒市場總消費量于2013年達到539.4億升后便一路走低。
在此背景下,百威亞太的業績低迷,據其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百威亞太全年實現啤酒總銷量81.12億公升,同比下降12.1%,實現營收55.88億美元,同比下降12.4%,實現毛利29.07億美元,同比下降12.4%。其中,2020年百威亞太在我國的營收同比降低11%。
值得一提的是,產量下降的并不只是啤酒,國內酒水市場正不斷接近“飽和”。對于各家酒企而言,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共識,白染紅、紅染白等等,都是這一情況的直觀外在表現。
其次是威士忌更年輕、時尚的標簽,在當前國內市場“很吃香”。伴隨著國內80后和90后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力,酒吧成為他們交際的主要場所,威士忌等烈酒也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
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發布的2020年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數據顯示,我國首一次進入蘇格蘭威士忌出口總值十大排名榜,位列第10。
梳理相關資料可知,百潤股份早在2019年便已看好威士忌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當年便在四川邛崍投建烈酒生產基地。此外,包括洋河股份、青島啤酒、勁酒等知名酒企也已布局威士忌市場。
擠不進去的“醬酒”,潛力無限的“威士忌”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當前的酒水市場中,“醬酒熱”早已是人盡皆知,優質醬酒對于酒商而言意味著“好銷售、更賺錢”。
但對于以往并沒有醬酒生產與品牌運營經驗的酒企而言,醬酒的“門檻”高了,且門內早已是“神仙打架”的景象,硬往里面擠,有可能是得不償失。
但反觀威士忌,強勁的銷售增長勢頭,可待挖掘的潛力更大、門檻更低,沒有一定的“超級大單品”存在,品牌推廣、運營過程中的壓力更小。
據《2019-2025年中 國威士忌行業高端市場開拓策略制定與實施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市場上,威士忌暫時還不能跟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熱門酒精飲料相提并論。
但在年輕富裕的都市人群、尤其是海歸群體中,它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2019年,威士忌量額增速均提升,進口量達到2155萬升,同比增長13.8%,進口額2.1億美元,同比增長20.3%。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多位接受采訪的酒商也認可威士忌的高增長。其中一位酒商強調,隨著我國高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與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威士忌的黃金發展期就在不久后。而率先入局者,自然會有更多的市場“紅利”。(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