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眾興菌業發布關于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重點表述兩大內容,分別是:1.眾興菌業有足夠的資金收購圣窖酒業;2.圣窖酒業規模有限,即便收購成功,也不會對眾興菌業的營收、凈利潤帶來過多影響。
6月20日,眾興菌業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圣窖酒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了《股權收購合作意向書》;
6月22日,深交所就該收購事項向眾興菌業發布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圣窖酒業股權的資金來源、公司跨界收購圣窖酒業的可行性等問題。
6月22日,筆者就關注到了上述信息,并以《金針菇跨界貴州醬酒,雙方是認真的嗎?》為題發布行業文章,強調“白酒行業需要有長期主義精神的資本入駐。”
6月25日,眾興菌業發布關于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重點表述兩大內容,分別是:1.眾興菌業有足夠的資金收購圣窖酒業;2.圣窖酒業規模有限,即便收購成功,也不會對眾興菌業的營收、凈利潤帶來過多影響。
眾興菌業“不差錢?”
對于收購圣窖酒業的支付能力問題,眾興菌業在回復公告中表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16.55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對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5.64億元,合計22.19億元。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52.78%,剔除可轉債影響后為38.55%,尚存在一定的融資空間。
因此,眾興菌業認為,扣除2021年項目建設計劃支出資金后,尚有約10億元的資金可用于其他項目支配。
根據圣窖酒業資產、權益規模估計,預計公司具備足夠支付能力,即使部分收購資金通過貸款籌集,亦不會對公司流動性產生重大影響。
有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眾興菌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6億元、11.56億元、14.83億元,對應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5.23%、24.76%、28.32%,在營收上呈現的是增長的姿態。
但在“營收”增長的同時,眾興菌業的“凈利潤”卻十分不穩定。
2018年至2020年,眾興菌業分別實現凈利潤1.11億元、6840萬元、1.89億元,對應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1.32%、-38.89%、176.24%。
此外,202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眾興菌業實現營業收入3.96億元,同比增長7.96%;實現凈利潤4342.50萬元,同比下降41.83%。
眾興菌業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坦然說道,“公司目前是準備雙主業發展,如果日后還有看好的業務,會持續推進公司多元化發展。”
眾興菌業“很差錢?”
收購圣窖酒業無壓力,公司打算雙主業發展!但業內人士卻認為,眾興菌業有錢收購圣窖酒業,卻很有可能沒錢維持“雙主業”運營。
根據眾興菌業在回復公告中所寫的內容,其判定“圣窖酒業規模有限!”
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圣窖酒業2020年,2021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收5739.64萬元,1575.01萬元;實現凈利潤2121.17萬元,674.99萬元。
此外,圣窖酒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低,去年全年為421.13萬元;今年一季度為16.68萬元。
眾興菌業表示:此項數據偏低是因為圣窖酒業產能釋放使得經營性流動資金需求增加。
在圣窖酒業整體規模、營收有限的情況下,眾興菌業給出的收購理由有四個:
1. 公司收購圣窖酒業的出發點主要是考慮到白酒行業無明顯季節性波動;
2. 看好醬酒行業的未來發展空間;
3. 圣窖酒業財務狀況良好;
4. 緩解公司利潤的季節性波動,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站在眾興菌業的角度看,其選擇布局白酒、醬酒市場沒有問題,雖然速度上“慢了”,但仍有不小的機會。
但是,從白酒行業當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名優白酒品牌不斷下沉,區域性酒企的生存空間正在逐步變小。再加上,醬香型白酒產品數量激增,前期所投資的產能也正在逐步釋放,市場競爭等級“一升再升”。
在此背景下,只有足夠的收購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堅持長期主義,這就要求收購之后,后續仍然要有充裕的資金進行支持,才有望做出一款真正的好白酒。
現在只能說,眾興菌業來了,是魄力,其不來,是權衡利弊的考量。(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