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不斷壯大,的軟實力也得到很快的提升,已在有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力,如何加深國外民眾對的了解一直是熱點話題。人大代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中提出鼓勵白酒出口,并呼吁白酒申遺,認為其屬于我國的知識產權,是肩負民族產業的重要符號。
隨著經濟的不斷壯大,的軟實力也得到很快的提升,已在有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力,如何加深國外民眾對的了解一直是熱點話題。人大代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中提出鼓勵白酒出口,并呼吁白酒申遺,認為其屬于我國的知識產權,是肩負民族產業的重要符號。
鼓勵白酒出口
在這次兩會建議中,李秋喜著重強調了其所處的白酒行業的出口問題。
數據顯示,2019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為789.95萬噸,但2019年白酒出口量僅為1.64萬噸,約占總量的0.21%,和2018年相比下降4.76%。
對于白酒出口,李秋喜建議設立白酒文化推廣基金,用于鼓勵白酒走出去,比如用于白酒企業海外參展、建立海外白酒展示中心以及配合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活動。因為白酒是特有的一種蒸餾酒,從西漢開始就釀造白酒,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白酒是中華優文化的重要載體,反映著人的生活方式。用于鼓勵白酒走出去,比如用于白酒企業海外參展、建立海外白酒展示中心以及配合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活動。
李秋喜在建議中提出,鼓勵政府部門在外事活動中使用白酒。駐外使領館、中資機構以及各政府部門的外事活動都是宣傳產品的好窗口,使用本國產品招待賓客是世界各國政府的慣例,我們希望有關政府部門的外事活動中能夠盡量使用包括白酒在內的產品。
除此之外,李秋喜建議制定白酒的標準,李秋喜稱,目前白酒出口都是各個企業根據所在國的要求各自制定自己的標簽,由于白酒有著不同的香型,同一個香型也有不同成分,產品五花八門,容易使國外消費者產生混淆,甚至對白酒的質量產生懷疑。白酒想在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我們可以借鑒法國干邑白蘭地和蘇格蘭威士忌的管理模式,由國家有關部門組織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的出口標準。
建議白酒傳統釀造技藝申遺
“將白酒釀造技藝作為我們國家申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點工作,盡早排上日程推進。”李秋喜指出,包括東亞的日本和食和韓國泡菜在內,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有了六個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飲食不在其列。
在李秋喜看來,白酒釀造是一門涉及廣泛的綜合技藝,完全可以集中表達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科技、傳統習俗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白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能夠從技藝到記憶,從內部到外部,從國家到世界,推動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繼承。
業內認為,白酒是世界烈酒的鼻祖,其本源是自然發酵、自然生態、風土和原料,更重要的是白酒在不間斷的釀造過程中培育出特殊的釀酒微生物,使得白酒在世界蒸餾酒中獨樹一幟。白酒的釀造方式是一門涉及廣泛的綜合技藝,完全可以集中表達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科技、傳統習俗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白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從技藝到記憶,從內部到外部,從到世界,推動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繼承。
聚焦食品建設
目前,我國食品銷售市場準入的體系建設已初步完善,但如何在食品“前一公尺”階段解決食品問題,進一步壓實源頭責任,從生產源頭上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問題進行有效治理,是提高我們國家現代化治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針對《食品法》的第六條、第三十六條、一百二十七條分別對縣級以上地方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監管工作責任劃分、規劃管理、處罰等事項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李秋喜認為這其中仍然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首先是管理與處罰辦法,都是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執行”,各地的標準不一,力度不同,尤其是懲治措施執行不到位,甚至有部分不良商家將生產與銷售區域分開,借助地方保護主義的空子,以此逃避監管。其次,縱觀近年來食品事件,大多發生在地處鄉鎮、街道甚至農村的小微食品企業,《食品法》中雖然提到“縣級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鄉鎮或者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但派出機構的事權邊界還比較模糊,工作過程中甚至會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或阻礙。
同時,李秋喜還認為,食品生產企業的資質審核及準入方面,形式仍然比較單一,對企業法人或生產者的資格審查比較寬松,導致對食品突發事件的應對和處置常常陷入被動,對問題食品生產者或問題企業管理者的處罰過輕。
對于上述問題,李秋喜建議由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食品管理或處罰辦法,統一其標準,按照“四個嚴”要求,發布相關指導意見,不同省區市之間對管理標準應相互認可;進一步明確“鄉鎮或者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的事權邊界,尤其要對各級地方政府的年度考核實行食品“一票否決制”等等。(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