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2點,酒香四溢的“第1酒鎮”茅臺,奔涌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澎湃力量。“同心同向 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簽署儀式”在這里舉行。
醬香,赤水河谷。
6月8日下午2點,酒香四溢的“第1酒鎮”茅臺,奔涌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澎湃力量。“同心同向 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簽署儀式”在這里舉行。
產區,因人們對自然的崇尚而產生,因市場交易而被認可,因對生態的堅守而延續,因對技藝的改良傳承而發展。
“產區是酒類新的品質和價值表達方式。”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主旨演講中說,近年來,酒業協會一直在探討,白酒業究竟要走什么樣的路,終得出的共識是,白酒今后必然會形成一些特定的核心產區。
在王延才看來,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正是依賴赤水河流域獨特的自然生態而形成的特色產區。特別是以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釣魚臺等為代表的企業,正是赤水河流域為主的,同一生態下醬酒核心產區的企業。
不言而喻,赤水河對于生產好酒有著不可或缺的地理優勢,其孕育了眾多名優白酒品牌,既有單品銷售額第1的茅臺酒,也有朗酒、習酒、國臺、釣魚臺等強勢產品,還有正在赤水河沿岸大力投資的珍酒、勁牌等新銳陣營。
不夸張地說,赤水河谷的醬香型白酒產品,即便放在烈酒產區來看,也是競爭力強的板塊。
一組數據可以證明:過去一年,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約為47萬千升,占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占醬酒市場的90%以上,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白酒核心產區是必然選擇。”深入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白酒行業發展后,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認為,一些白酒產區因獨特香型和產品特色而享譽甚至世界,客觀上已具備打造世界核心產區的必備條件。
任興洲說,無論是加快白酒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的空間結構優化,提升產品品質,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為城鄉居民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還是推進白酒產品的化,都需要打造我國白酒的核心產區,發展好先進的世界白酒產業集群。(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