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蘇富比香港洋酒秋拍開局強勁,兩日拍賣總成交額達9,780萬港幣,遠超拍前估價,表明亞洲藏家對佳釀的熱情并沒有因疫情而下降。
其中兩個私人窖藏以合計7,280萬港元(合94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均100%成交,每件藏品的拍賣價都超過了其預售高估價的70%以上。
首場拍賣為知名企業家暨藝術收藏家劉鑾雄私人窖藏中的精選法國佳釀專場,聚焦罕有酒莊及優年份。總成交額達5,300萬港幣(總估價逾2,570萬港幣),高成交價拍品為12 瓶1990年DRC 羅曼尼康帝,成交價為3,750,000港幣。
第二場拍賣會以一位匿名委托人的勃艮第佳釀為特色,共拍出了1,980萬港元(合260萬美元),高成交價拍品為12瓶原木箱裝1998年Romanée St. Vivant Domaine Leroy,成交價達812,500港幣。
除上述兩場私人窖藏拍賣之外,還有一場“珍稀佳釀及烈酒”拍賣,總成交額達2,500萬港幣,92%成交。
高成交價拍品為5瓶1982年DRC羅曼尼康帝,以937,500港幣成交。
烈酒方面,高成交價拍品為麥卡倫65年萊儷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The Macallan 65 Year Old in Lalique, 6 Pillars, Sixth Edition),以500,000港幣成交。
一系列貴州茅臺全數超越高估價拍出,包括6瓶1997年產五星牌貴州茅臺酒,成交價為162,500港幣。
本季洋酒拍賣再次取得驕人成績,進一步鞏固了蘇富比洋酒在征集私人窖藏方面的市場領導地位。蘇富比地區負責人Adam Bilbey表示,這一拍賣結果表明,雖然疫情導致拍賣中斷,亞洲藏家也熱情未減,“沒有跡象顯示他們對卓越出身的葡萄酒的追求有所放緩”。
營銷助力掘金醬酒“富礦”
如今,在產區表達、品質表達的語境下,不僅有川醬、貴醬,在北方大的醬酒產區——以云門陳釀、古貝元、景陽岡賴茆、祥酒等為代表的魯派醬香正在崛起,掘金醬酒這一“富礦”。
2020年,從香型集中度看,茅臺帶動下的川醬、貴醬企業南下、北上,就是要提升產區影響力,提升品牌影響力,為品牌賦能,擴大品類的影響力,提升品牌的溢價能力。
君品習酒體驗館、國臺、釣魚臺等醬酒體驗館就在我們身邊。
“利用云門酒業的云門酒道館,還有云門醬酒品鑒生活館,主要是為營銷嫁接B、C兩端,為B端的經銷商賦能,為C端開展深度的體驗營銷。2012年,云門酒業在宋城打造了首一個酒道館,目前,我們在全國各地已布局規模以上的酒道館37家。”山東青州云門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樹林對醬酒體驗館的解讀,也是眾多醬酒品牌接觸消費者,讓消費者先喝起來的初衷所在。
對此,北京卓鵬戰略機構創始人田卓鵬指出,新零售是一個超級風口,是酒業的風口,解決了人貨場的問題,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構建數據化賦能的泛零售形態,就是門店+社群+新技術,線上、線下都要離消費者很近。
釣魚臺國賓酒業公司總經理丁懷遠表示:“目前,赤水河流域大大小小的醬香型白酒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市場、關注市場、學習營銷。通過策劃營銷機構的幫助,慢慢地走向了市場。”
可以預見,在醬香型品類市場集中度提升的同時,頭部產品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醬香風口之下,千元價格帶的高端、次高端卡位爭奪不可避免地陷入鏖戰,誰將C位出道?市場會給出答案。(來源:華夏酒報 記者 徐菲遠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