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總工程師王莉可能當選“國家院士”引發的全網熱議尚沒有過去,深處輿論漩渦的茅臺又迎來股價下挫。
據了解,2月18日,白酒板塊大幅走低,以2225.53點收盤,日跌幅為0.37%。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臺跌幅達5%,另有多只白酒股票出現大幅下滑。
“牛年”的首一個交易日,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板塊沒有迎來“開門紅”,但高開低走的表現卻沒有引起業內人士太多的熱議。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春節旺季的結束,白酒銷售將從旺季轉向淡季,投資者選擇堅持白酒股票是正常“操作”。另外,部分機構減持貴州茅臺,也會影響投資者信心。”
資本操作,與品牌發展、銷售業績“無關”
從各方面反饋的信息來看,白酒板塊出現“下跌”,與白酒企業的業績及旗下品牌的發展好壞并沒有過多關聯。
下跌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春節旺季結束,接下來的數月時間內,白酒企業“由攻轉守”,線上線下的各類營銷活動逐步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是品牌推廣、宣傳活動增加。
簡而言之,白酒企業開始從“賺錢階段”進入“花錢階段”。這種“淡旺季”的轉變,對部分投資者的心理造成了影響。
二是投資機構“落袋為安”的選擇,大規模的拋售引發“從眾效應”。1月,持有茅臺多的基金,歐洲亞太成長基金(Europacific GrowthFund)新的持倉數據顯示,其在2020年四季度減持貴州茅臺約45萬股。減持的股份價值約在7-8億元。
此外,瑞銀旗下的瑞銀(盧森堡)股票基金-中 國機遇也減持了茅臺。截至1月底,貴州茅臺為該基金的第五大重倉股(注:一種被多家基金公司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的股票即為基金重倉股),基金持有市值8.16億美元。與2020年底相比,該基金持有貴州茅臺減少3.66%。
大量的拋售,即使只是投資機構根據自身經營、發展規劃作出的“適合自己的”選擇,但或多或少還是影響到了國內投資者,一定范圍內引發了“拋售”的從眾效應,造成“牛年”首一個交易日,以茅臺為代表,白酒板塊多只股票下跌。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茅臺自身也確實存在一些發展“隱患”。
茅臺短期沒問題,長期有“隱患”
目前來看,若是單以業績而論,茅臺從去年開始一直是“節節高”,幾乎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銷售層面,飛天茅臺“一瓶難求”的現狀并沒有得到緩解。
盡管自去年開始,茅臺方面通過各種“軟硬手段”對價格進行調控,甚至要求經銷商全部拆箱售賣,仍然擋不住飛天茅臺走上3000元+/瓶的零售價格。
但是,有業內專家卻在接受采訪時明確點出了茅臺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首先一點是“外銷比例太低”。
據網絡上公布的數據顯示,茅臺出口外銷比例僅為3%左右,也就是說,國內沒人不知道的茅臺,其實一直沒有走出“國門”。而這就意味著,茅臺的業績增長速度將被市場規模“限制”,國內市場再大也不是無限的。
其次,茅臺方面一直堅持的品牌發展核心是“稀缺”,始終維持著有限的供給與龐大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這樣做的好處是,飛天茅臺等高端產品的單瓶售價“居高不下”,但壞處就是“不能”放開供應。
后一點,茅臺旗下除了飛天茅臺之外,其它系列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銷量及品牌力度均有限,作為一家市值幾萬元的白酒生產大企業,可以依靠的產品卻是有限的。
短期來看,茅臺仍是當之無愧的國內白酒行業1位,但在榮譽與光環之下,茅臺也應重視自身發展的隱患,為長期向好除障礙。(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