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植根于特定地域和水土的產物,酒業嚴重依賴于產區。與此同時,明星企業的成敗也對產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作為擁有兩大明星級企業的宜賓和遵義產區,其在2021年將會有著怎樣的不同表現?
蓄勢待發,兩大產區面向“十四五”
有茅臺和五糧液這兩支“擎天柱”在,遵義和宜賓的未來規劃,就分外宏大。
今年初,貴州省十三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表示,要做大做強茅臺集團,力爭把茅臺集團打造成為貴州省內首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萬億級世界企業。以“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為目標,培植提升習酒、國臺、金沙、珍酒、董酒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骨干企業,加快推動企業上市,培育一批國家、區域級名企業。
貴州產區的核心當然在遵義,根據此前發布的目標,遵義力爭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白酒產值超過2000億元,到2035年除茅臺外,再培育一家產值超千億元的地方醬酒企業。
根據遵義方面的規劃,要以茅臺酒為帶動,加快培育一批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的白酒企業;做強茅臺鎮核心產區,加速發展習酒產區、土城產區、董公寺產區、鴨溪產區、赤水產區;支持仁懷建設遵義副中心城市。
四川省提出支持瀘州、宜賓加快建成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其中宜賓因有五糧液而更受矚目。
談及“十四五”發展目標,宜賓市工業和軍民融合局副局長李 強表示,宜賓的白酒產業規模要突破2500億元,五糧液集團要進入世界500強,宜賓將建成“白酒第1城”。加固濃香產區的優勢,扛起傳承堅守濃香工藝,帶動消費的大旗。
遠景目標如此,那么2021年宜賓將會達到什么樣的發展目標?
在宜賓市方面新的表態中,提及將搶抓國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龍頭引 領、平臺破局、產區打造、全鏈優化”的思路,推動白酒產業提高競爭力,構建長江“零公里”世界優釀酒生態圈,打造世界濃香白酒核心產區實現新突破。
根據規劃,2021年,宜賓市白酒產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據統計,2020年宜賓市白酒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430.8億元,增長10.5%;利潤總額313.1億元,增長10.9%。這就意味著,宜賓產區2021年的目標以穩為主——其營收增長率與利潤增長率大致與2020年持平。
據此計算,宜賓產區在2021年營收目標約為1500億元,利潤目標超過300億元。
領銜行業,千億級產區成型
實際上,在國內目前諸多白酒產區中,遵義、宜賓堪稱翹楚。一方面,兩者均有千億產量,另一方面,分別占據了醬香、濃香白酒產業的制高點。
2019年遵義市規模以上白酒產量24.62萬千升,完成工業增加值近10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30.19億元,實現利潤590.72億元,遵義產區規模以上白酒以全國3.1%的產量創造了全國白酒行業42%的利潤。
突破千億大關,遵義做了很多工作——2019年遵義市提出加快推進世界醬香白酒產業,持續鞏固白酒產業布局,彌補遵義在醬酒的推廣、展示、銷售一站式欠缺,不斷擴大遵義市十大名酒影響的戰略布局,這讓遵義產區保持了很高的增速。
相比遵義,宜賓則憑借著濃香型產區早發優勢,更早進入千億時代。
2017年,宜賓白酒產業實現收入1036.36億元,同比增長14.45%,成為中 國首一個千億白酒產區,并躋身世界十大烈酒產區。2017年,宜賓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量73萬千升,主營業務收入1036億元,利潤總額160億元,分別占全省同行業的19.59%、45.91%、60.72%,占全國同行業的6.09%、18.33%、15.56%。
宜賓產品品牌優勢也非常搶眼,擁有8款白酒類中 國馳名商標、24款四川省著名商標、14個四川名 牌產品,其中,“五糧液”品牌價值2017年達到958.59億元,繼續穩居“中 國品牌價值100強”第三名、連續23年保持白酒制造類第1。宜賓一直在堅持多方面打造“中 國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兩張產區品牌的同時,打造以“大國濃香”為主題的的原酒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產區奔千億的過程中,茅臺和五糧液這兩根頂梁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2019年為例,茅臺當年營收854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凈利412.06億元,同比增長17.05%?梢姡┡_一家就實現了整個產區絕大多數營收與利潤;宜賓方面,五糧液在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01.18億元,同比增長25.20%,歸母公司凈利潤174.02億元,同比增長30.02%,同樣占據了當年產區的絕大多數。
業界認為,茅臺和五糧液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各自產區的發動機,兩大產區今后的走勢與兩大品牌的走勢息息相關。
各有側重,誰將率先達成目標?
茅臺和五糧液在各自產區一家獨大,且茅臺在產區的占比更高。不過在醬酒熱的帶動下,目前遵義產區一大批二、三線醬酒企業借勢而起,形成了集群作戰的態勢,相比之下,宜賓產區更依賴于五糧液這個獨大的品牌。
今年3月6日,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發布消息,仁懷市(遵義產區的核心)地方酒企2020年度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上交稅收33.07億元,比2019年增加4.29億元,增長15%。仁懷市目前共有酒企1000家左右,醬香型白酒成為仁懷市的支柱產業。
四川經濟網數據顯示,2020年宜賓市白酒產業51戶規上企業完成產量68.1萬千升,增長3.1%;實現營業收入1430.8億元,增長10.5%;利潤總額313.1億元,增長10.9%。其產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三大指標分別占四川省的18.5%、50.2%、59.2%;占同行業的9.2%、24.5%、19.7%。
比較而言,除去茅臺、五糧液,目前宜賓產區的總體營收更高,但是借助于醬酒熱,遵義產區的品牌化態勢更鮮明。
實際上,兩大產區也都在不斷細化策略與措施,以求得穩健發展。
在醬酒熱的帶動下,資本紛紛涌入遵義,這種供不應求的態勢,導致了很多醬酒企業放低生產標準,這種情況讓當地政府和協會深以為憂,為此,強化質量就成為遵義2021年的重點方向。
根據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2020年工作報告,今年將從釀酒原料開始著手,大力推廣使用本地及周邊優質紅粱,著力建設發展10家以上優質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力爭滿足市內大曲醬香酒生產所需原料,倡導企業廣泛使用周邊縣(市)所生產的優質紅粱。
與此同時,協會將組織專家委員會成員深入企業開展大曲醬香型白酒技術交流指導等活動,始終堅守傳統工藝,著力提升仁懷醬香酒產品質量。嚴格貫徹執行《仁懷醬香酒技術標準體系》,在工藝與質量之外,遵義將繼續落實“品牌強市、兼并重組、園區升級、現代營銷”四大戰略,推進整合。
宜賓方面,則采用三大戰略,來推進產區的發展和提升競爭力——一,培育與引進并舉,強化宜賓白酒名片;第二,建立四川白酒產業創新中心,推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第三,建立“1+1+10”重點企業運行協調服務機制,強化服務能力。(來源:華夏酒報 編輯:李劍 首席記者 楊孟涵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