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記者獲悉,仁懷市政府發布的《仁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著重強調要堅持深入推進以醬香白酒產業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化。
“綱要”中,仁懷提到要大力支持茅臺集團實施多元化、國際化戰略,傾力支持茅臺集團及其子公司技改擴能,推動“兩個10萬噸”目標早日實現,助力其成為全省首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到2025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
在白酒領域,茅臺是一個神話,茅臺以及茅臺所在地貴州仁懷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動著消費者、投資者和跟風者的神經,每一個事件都是焦點。
5月24日,記者獲悉,仁懷市政府發布的《仁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著重強調要堅持深入推進以醬香白酒產業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化。
未來五年,仁懷市要提升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內涵,發揮茅臺酒龍頭帶動作用,增強醬香酒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鞏固提升在醬香酒行業的優勢,掌握醬香酒話語權、主導權。
推動茅臺“兩個10萬噸”目標早日實現
在“綱要”中,仁懷市明確提出,強力實施“雙千”工程,工業經濟領跑全省,白酒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稅率全省第1,茅臺集團實現營收上千億、市值過萬億的歷史性突破,勁牌、洋河等一批優強企業落地仁懷市,億元以上白酒企業達11家,醬香酒產業跨入千億級集群,入選2020年“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仁懷經開區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白酒)”稱號,入選全國“兩業”融合發展試點,“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品牌價值達721億元,列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榜首。
茅臺集團依然是仁懷市白酒工業做大做強的重點。“綱要”中,仁懷提到要大力支持茅臺集團實施多元化、國際化戰略,傾力支持茅臺集團及其子公司技改擴能,推動“兩個10萬噸”目標早日實現,助力其成為全省首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到2025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
眾所周知,貴州省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8萬億元,增長4.5%。茅臺集團收入相當于貴州省生產總值的6.4%。2019年,茅臺集團營收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03.1億元,同比增長13.69%;凈利潤達471.9億元,同比增長17.45%。
不難看出,2020年與2019年增速相比,茅臺集團2020年營收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凈利潤增長再次提速。綜合2017年至2019年數據,茅臺集團營收相當于貴州省生產總值的4.89%、5.87%、5.98%。這也意味著,茅臺集團在當地經濟發展中貢獻率逐年提升。
《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白酒產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優質煙酒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
此次,仁懷“十四五”規劃顯示:茅臺集團要實現“兩個10萬噸”、營收2000億元。這個目標茅臺集團在未來的五年內能否順利完成?對于茅臺集團來說,壓力表現在哪里?
數據顯示,茅臺集團2020年營收1140億元,同比增長13.7%,貴州茅臺貢獻率超85%。子公司的系列酒、子品牌加上其他收入貢獻了15%。雖然近幾年,茅臺子公司、子品牌在茅臺飛天的帶動引流下發展迅速,但想達到茅臺集團對子公司、子品牌的期望,還需要時間。
白酒營銷專家賈福春認為,從產業規劃這方面說明釀酒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仁懷市政府給予茅臺及仁懷醬酒很大的期望。實現這個目標,困難是有的,但對于茅臺集團來說問題不大,五年時間,完全可以實現。
在酒業分析師蔡學飛看來,從產能的角度來說,茅臺集團產量翻一倍應該是沒有大問題的,這也符合貴州、遵義和仁懷做大醬香酒的長期戰略。
未來五年醬酒產量力爭達到50萬千升
在“十四五”目標中,“綱要”指出:一,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影響力顯著增強;第二,計劃讓醬香酒包裝量(成品酒)每年平均增長11%左右,到2025年從現在的15萬千升提升至25萬千升。
數據顯示,在去年10月15日茅臺集團“2021年度生產·質量大會”上,茅臺集團方面表示,2020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約5.02萬噸,較2019年增長了0.6%。2021年,茅臺酒基酒產能目標為5.53萬噸,系列酒產量目標為2.9萬噸。
“綱要”明確顯示,仁懷計劃到2025年,新增規模企業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醬香酒產量力爭達到50萬千升,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
按此推算,到2025年,仁懷的醬香酒產量力爭達到50萬千升,是現在茅臺酒基酒產能和系列酒產量總和的5倍還要多,這是否預示著,到2025年,仁懷市再造5個“茅臺”?
如何才能讓仁懷的醬香酒產量在未來五年里力爭達到50萬千升?
記者從“綱要”中找到了幾個“亮點”:
一、在原料配套方面,仁懷計劃建立醬香酒釀造原料交易市場,建成茅臺集團原料三期項目、仁懷市應急保供糧食物流供應項目。到2025年,力爭有機高粱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產量達10萬噸以上,并加快發展倉儲物流,建成30萬噸有機高粱倉儲項目;
二、建立醬香酒發展基金,加大地方醬香酒企業扶持力度,爭取國臺等企業銷售上100億元,釣魚臺等企業銷售上50億元,勁牌、鵬程、五星、仁懷酒投等企業銷售上30億元,懷莊、祥康、遠明釀制、國威、君豐、夜郎古、金醬等企業銷售上20億元,新培育億元稅收企業10家以上;
三、優化主導產業和配套產業布局,聚集研發設計、包裝印務、檢驗檢測、信息發布、餐飲服務、商業網點、休閑娛樂、商貿物流等服務產業。加快經開區“一區多園”骨干路網、交通運輸、水電氣訊、消防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互聯網+智能制造”工程,加強智慧園區建設,推動園區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
四、依托茅臺集團和茅臺學院,加快建設科技服務中心、科技孵化器、院士工作站(點)、醬香酒科研所,開展醬香酒、特色食品、生態環保等領域研發設計。積極對接江南大學茅臺研究院,大力支持其科研應用創新,暢通科技成果轉化。依托仁懷經開區、國家酒檢中心、南部新城科教城,設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研發服務平臺;
五、支持國臺、勁牌、仁懷酒投等企業實施“綠色創建、節能環保”改造工程;鼓勵禁止發展區內中小醬香酒企業向精品酒莊、倉儲、物流、包裝印刷等上下游延伸產業轉型發展;鼓勵限制發展區內醬香酒企業向包裝、倉儲、技術檢測等醬香酒生產性服務業轉型發展;鼓勵規范發展區內醬香酒中小企業向酒旅融合、產品開發設計、投融資等領域拓展。到2025年,新增規模企業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
蔡學飛認為,隨著整個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整個仁懷醬酒核心產區整合效率的提高,實際上這種產能釋放有一定的空間,對于茅臺集團或者茅臺鎮為代表大型白酒企業來說,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是地方政府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產能的提升應該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利好。
多措并舉保護生態環境
從“綱要”不難看出,仁懷市在土地、水資源、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人才建設等方面壓力巨大。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顯示,仁懷市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減少較多,土地資源日益趨緊。水資源可開發量較少,資源性缺水現象嚴重。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足,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仁懷將加大“紅纓子”“紅珍珠”品種選育力度,落實有機高粱生產標準和高粱基地建設標準,強力推進高粱基地建設,穩定擴大有機高粱種植基地面積,確保茅臺集團優質原料供應。穩妥有序推進茅臺酒生產核心區居民轉移和安置。全力推動服務茅臺集團“十四五”發展綜合交通規劃項目建設,服務茅臺集團物流運輸和生產經營。抓好茅臺酒廠上游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保護茅臺酒生產環境,嚴禁在茅臺酒廠上游及重點水源保護區新建、改擴建煤礦、建材、造紙及化工等污染企業,堅決關停上游區域內環保不達標企業。做好保知打假工作,嚴厲打擊侵犯和損害茅臺酒知識產權的行為,全力維護茅臺酒民族品牌形象。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優先滿足茅臺集團產業及配套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在“綱要”中,記者發現,在名酒工業園區項目:實施大沙壩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名酒園區核心區生活垃圾處理站、榮昌壩安置區基礎設施配套、名酒園區(安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大沙壩水庫供水配套工程等項目。壇廠現代服務園區項目:實施溫泉大道、壇廠大道、隆堡大道、301大道、枇杷大道、壇茅快線輔道、C線延伸段、C線北段(壇廠大道至390縣道段)、E線改擴建、關田村至水淹凼道路、污水處理廠擴建及管網建設等項目等方面都有具體的要求。
同時,抓好茅臺酒廠上游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保護茅臺酒生產環境,嚴禁在茅臺酒廠上游及重點水源保護區新建、改擴建煤礦、建材、造紙及化工等污染企業,堅決關停上游區域內環保不達標企業。
“五年,仁懷醬香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數倍于現在的規模,對于仁懷、茅臺鎮的生態環境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賈福春表示。(來源:華夏酒報 編輯:李劍 記者 陳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