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訊 近日,貴州大學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召開會議,對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價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審查。
會上,貴州大學林學院副院長粟海軍教授介紹了項目概況及執行進度。該項目今年7月啟動以來,項目組按照仁懷市委、市政府要求,先后召開課題組、專家組、方案審查、調查培訓和項目推進實施等會議10余次,組織專家現場踏查、現場調查30余批次,已順利完成項目重點調查階段任務。目前,采集各類標本、樣品1400余份,拍攝物種及生態照片6000余張,安裝紅外相機監測調查設備30余臺,各專題組對調查數據同步開展實驗室數據處理分析和鑒定工作。
與會專家在聽取各專題組工作匯報后,一致認為該項目意義重大,在整體推進過程中,要始終圍繞打好生態牌,做好酒文章,摸清仁懷核心區潛在生態威脅因子及限制醬酒產業發展的因素,助推仁懷醬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組還對《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生物多樣性調查評價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評審,認為方案的目標設計、調查方法、組織管理和質量管理等科學規范,符合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的要求。
匯報會上,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曹文濤教授做了《醬香型白酒生產與仁懷醬酒核心產區》知識講座。他結合項目方案,圍繞中國醬酒的歷史、特點,茅臺酒廠遵循的古法釀酒工藝、生產過程,以及仁懷醬酒生產的生態環境特點、醬酒生產與環境關系等進行了系統介紹。
據介紹,仁懷市處于35處中國生物多樣性優先區中的武陵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西段,生物多樣性豐富,相關資料表明,赤水河流域已知的動植物物種近4000種,微生物、動植物與自然環境之間構成奇妙的生態鏈條,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近年來,仁懷市圍繞構建規劃體系、質量體系、認證體系、研發體系、文化體系“五大體系”,著力打造“生態基礎最牢固、生產工藝最獨特、產品品質最卓越、標準體系最權威、產區品牌最響亮、醬酒文化最鮮明”的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下一步,項目組將繼續圍繞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開展工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科技力量。(來源:仁懷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