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共赴山河。11月9日,“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探索活動收官之站走進北國邊城——黑龍江黑河,于“胡煥庸線”北端持續開啟尋美之旅,探尋“璦琿”之城的自然人文密碼,感受“神州邊陲”的魅力;在祖國大美山河持續播撒公益種子,守護國之大醫,追尋至真至善,探尋茅臺1935的大美之道。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黑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榮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丹,黑河市副市長王偉,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曉維出席活動。
黑河江水宛如鏡,北國風光畫中游。在萬物冬藏、蓄勢未來的美好時節,位于“高冷”地帶的黑河被暈染出多彩顏色,處處洋溢著暖意與美好,成為“胡煥庸線”上的精華之地,也成為“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探索之旅的完美收官之站。
活動伊始,領導嘉賓走進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一同步入“茅臺1935·尋道中國”探索之旅“回顧通道”,重溫“胡煥庸線”上茅臺1935尋道的故事。隨后,領導嘉賓跟隨“尋道者”的腳步,共同匯聚“火炬能量”,開啟“點亮儀式”。地圖上“胡煥庸線”的點亮,標志著“茅臺1935·尋道中國”探索之旅在黑河畫上圓滿句號。
1935年,著 名地理學家胡煥庸在中國地圖上畫了一條接近45度的線,這條線南起云南騰沖,北至黑龍江黑河,被稱為“胡煥庸線”。“胡煥庸線”既是人口發展水平的分界線,也是自然風貌的分界線,它不僅是攬懷自然奇觀的美妙路徑,也是串聯大美中國的人文邏輯。
“茅臺1935·尋道中國,就是在探尋茅臺的‘美’之道。茅臺用‘MEI’作為‘美’的英文表達,體現了‘美’的物質感官和精神情緒雙重內涵。《茅臺美學十題》也從生態、時空、平衡、多樣性、品飲、生活等十個維度解讀了茅臺的美學之道。茅臺是美酒,其蘊含的‘道’就是‘美’。”圍繞茅臺的“道”,丁雄軍在致辭中從四個維度進行了闡述。
一是尋“河山”之道,與自然共生。從西南邊陲到北國邊疆,從熱帶到寒溫帶,萬物相映成趣、別具生機,這便是中國追求的生態“和諧”之道。具有卓越品質的茅臺1935,源自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獨特的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構成了的神奇釀造秘境,是茅臺1935的生態密碼。茅臺尋道“河山”,就是要凝聚更多社會力量,共同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呵護好人類生態之“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是尋“歷史”之道,與文化共融。從風情萬種的騰沖,到兩國一城的黑河,各地文化璀璨多樣、和而不同,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百花園”,這便是中國追求的人文“共融”之道。茅臺1935循歷史而來,遵循二十四節氣釀造周期,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必將承歷史而往,把茅臺的文化之“美”帶到更多地方。茅臺尋道“歷史”,就是要匯聚各方社會力量,傳承好中華文化的多樣性之“美”,不斷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是尋“健康”之道,與生活共美。從騰沖的溫泉康養,到承德的避暑山莊,再到黑河的跨國康養,還有各地豐富多彩的美食,展示了各地的健康之道與生活之美。茅臺堅持以釀造高品質生活為使命,不斷延展品飲美學和生活美學,緊跟健康消費趨勢,布局酒旅康養產業,積極弘揚中醫文化,倡導健康養生。茅臺尋道“健康”,就是要與社會各方一道,引健康生活方式,共創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四是尋“公益”之道,與社會共享。一直以來,茅臺始終堅持“大品牌大擔當”,積極投身社會公益行動,致力于為社會創造更多美好價值。2023年,茅臺一路尋道,也在一路布道,捐資1000萬元設立“茅臺1935·國之大醫”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動中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醫瑰寶。此外,從騰沖到璦琿,這一路的每一城,茅臺均為當地中醫藥事業捐贈50萬元。還啟動了《國之大醫》紀錄片拍攝,眾多善舉匯聚成流,為“璦”而“沖”。茅臺尋道“公益”,就是要行人間大道,匯聚更多社會資源和向善力量,創造更多可持續的“美”價值,與社會共享美好。
丁雄軍表示,今年,茅臺1935沿著“胡煥庸線”,尋道之旅收獲滿滿,但祖國河山大美無限,尋道之路還將繼續向前。2024年,茅臺將繼續開展“茅臺1935·尋道中國”第二季,以“喜”為尋道主題,從長三角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尋找不同城市“喜”的場景,探尋“人生四喜”和“人生八喜”的“喜”之道,與大美中國和人間美好“喜”相逢。
王偉在致辭中表示,“胡煥庸線”把沿線城市緊密聯系到了一起,讓大家結下了千里相會的緣分。茅臺集團作為有擔當的民族企業,始終秉承“大品牌大擔當”的社會責任觀,“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考察和“茅臺1935·國之大醫”公益項目,沿“璦琿騰沖線”先后走進多個城市,為宣傳推介沿線城市秀麗風光、自然奧妙和歷史文化,助力當地中醫藥文化事業傳播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彰顯了企業的人文廣度、歷史高度、善行溫度和品牌厚度。黑河是璦琿騰沖線的起點城市,擁有“一城兩國”的區位優勢、多重疊加的政策優勢、立體多元的跨境通道優勢,是一座充滿機遇的開放之城。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結識更多新伙伴、新朋友,誠邀茅臺集團、廣大企業家和各界朋友走進黑河、了解黑河,共探尋美之路、共享開放紅利、共創美好未來。
李栓科在致辭中表示,年初,《中國國家地理》與茅臺1935沿著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共同開啟了尋道中國之旅,自騰沖向黑河一路前行,翻越了中國的兩大地勢階梯,貫穿了中國陸地國土的南北緯度地帶,感受了“胡煥庸線”上的“自然之美”,收獲了許多的“美”與“好”。“自然之美”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引人入勝、讓人沉醉,人類創造的“美酒之美”也是如此。好酒是種出來的,好的土地上,一定會有好的糧食;好酒也是長出來的,酒在釀造、存儲的生長周期里,吸納了來自自然的精華,讓香氣擁有了靈魂。美的邏輯背后最吸引我們的是差異之美,茅臺尊重歷史,傳承文化,以其獨特的“差異之美”詮釋了“一方水土滋養一方風物”。明年,《中國國家地理》將繼續與茅臺1935攜手同行,共尋“美酒之美”的底層邏輯,共拓尋道之旅、共赴大道之行。
王丹在致辭中表示,“茅臺1935·國之大醫”公益基金啟動后,已先后向6個市、縣捐贈共計300萬元用于支持當地中醫藥事業。從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騰沖,到“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城市黑河,“茅臺1935·尋道中國”成為走近綠水青山揭示大自然奧秘的科學探索之旅,成為融合歷史與現實展現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之旅,成為薪火相傳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公益向善之旅,這既是一次難得的事業際遇,也是一段難忘的人生記憶。“茅臺1935·尋道中國”將成為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與茅臺合作的歷史印證,成為雙方繼續合作的源頭活水。茅臺集團作為知名企業,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擔當,相信通過雙方的進一步深度合作,中醫藥事業將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任之重,道致遠,以大企責任踐行茅臺擔當。活動中,“茅臺1935·國之大醫”公益基金會向黑河市中醫藥發展事業捐贈50萬元,用于支持黑河市醫療發展。
“茅臺1935·尋道中國”一路走來,與《中國國家地理》一道向美而行,共同探索各地的人文風情,領略祖國的大美山河。活動現場,“茅臺·1935中國國家地理”文創酒正式發布,這既是對“茅臺1935·尋道中國”IP的紀念,也是對“胡煥庸線”地理科學研究富有價值的具象和物化。
“茅臺·1935中國國家地理”文創酒是一款通過展示“胡煥庸線”沿途城市的美麗地理風貌,尋找在融合之美、共生之美中走出的茅臺之道的起源產品。其設計元素凝練“胡煥庸線”之形,融合了八大城市特色建筑群系和國家山水風光等,旨在向消費者傳遞茅臺的歷史和文化,讓消費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感受中國的地理風貌,激發其對中國地理文化的好奇與探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活動同時發布了黑河站科考成果,從大地之美、生命之美和人文之美三個維度,帶領現場嘉賓領略“胡煥庸線”黑河站的大美之道,尋找從融合之美、共生之美走出的茅臺之道。
活動現場,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芭蕾舞《天鵝湖》以曼妙優美的舞臺感染力,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樂器演奏《時代之聲》以東北工業鼎盛發展時期為時代背景,帶領現場嘉賓感受時光的流轉與工業的輝煌;情景劇《大道之行》以“平凡角色”唱響新時代聲音,傳遞“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探索之旅的美好。
今年1月,茅臺1935與《中國國家地理》攜手開啟“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探索,從茅臺啟程,沿著“胡煥庸線”向美出發,一路向北,歷經云南騰沖、四川閬中、陜西延安、山西平遙、河北承德、內蒙古烏蘭浩特,駐足于黑龍江黑河,與大美中國共赴地理、歷史、人文盛景,留下了美好的足跡。明年,“茅臺1935·尋道中國”科學探索活動將開啟新的征程,繼續向美而行,共赴大美山河。
茅臺集團、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國家地理和黑河市有關單位人員及茅臺醬香系列酒經銷商代表等參加活動。(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