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一場跨越千年的詩酒文化巔 峰盛典精彩登場——5月9日,由中國詩歌學會與五糧液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五糧液杯”中國詩歌大賽頒獎典禮在酒都宜賓舉行。受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委托,集團(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肖浩在典禮上致辭,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股份公司黨委委員、監事會主 席、中國釀酒大師劉明,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陳翀出席活動。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 席李敬澤,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 席閻晶明,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原館長周和平,宜賓市人 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羅春濤等領導嘉賓及著 名詩人舒婷,文學評論家陳仲義,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王山,中國作家協會主 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四川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聯副主 席、歷史學學會會長姚樂野,《星星詩刊》雜志社社長、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 席、文聯副主 席龔學敏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詩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感受五糧液“和美”文化。
盛典現場,肖浩表示,五糧液發于唐、興于宋、精于元、成于明、得名于清的歷史脈絡,既是千年工藝承傳史,也是詩酒文化演進史。從詩圣杜甫盛贊“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黃庭堅“破戒”飲酒寫下“姚子雪曲,杯色爭玉”,到陸游好評“翁夸酒重碧、孫愛果初紅”,范成大“我來但醉春碧酒、星橋脈脈向三更”,再到近代的華羅庚、蘇步青、臧克家等文人雅士紛紛為五糧液題詩作序,從唐詩宋韻中走來的五糧液,化匠心于歲月,融詩情于文化,用濃香醇厚的玉液瓊漿承接中華優 秀詩酒文化的和美基因,逐漸成為中國詩酒文化之集大成者。
李敬澤、周和平、羅春濤、王山分別為典禮致辭。李敬澤感嘆:我們釀酒所需的五糧、五谷以及水都是物質,經過釀酒師們一番操作便成了酒,但是好酒,其中是一定有精神的,所以好酒五糧液,那就是有精神的酒。周和平對首屆五糧液杯中國詩歌大賽和首次發布《五糧液酒典》兩個“首”表示熱烈的祝賀。羅春濤表示,千百年來,詩酒文化在宜賓這片神奇的沃土上不斷傳承,令無數游客忘憂天地、曲水流觴。王山表示,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詩歌學會的合作,彰顯五糧液的文化情懷與社會擔當,有益于提升五糧液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文化貴在堅持,重在積淀,歲月與情感的沉淀構成了文學佳釀的密碼。
作為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弘揚者,五糧液公司與中國詩歌學會于2024年共同發起首屆“五糧液杯”中國詩歌大賽,受到社會各界、文學界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共收到17350件參評詩歌作品,經評審專家多輪評審,最終評選產生特等獎2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10名,優 秀獎50名,并在活動現場宣布和為獲獎代表頒獎,是目前中國詩歌界獎勵最為豐厚的獎品與獎金。李敬澤主 席現場朗誦特等獎作品《杯中酒從哪里來》,詩句與酒香交織,贏得全場喝彩。
備受矚目的《五糧液酒典》文化叢書正式發布。《五糧液酒典》由中國詩酒文化研究中心顧問梁曉聲作序,從歷史、技藝、詩詞、書畫、故事、音樂、景致等角度進行系統梳理,全 面構建五糧液文化敘事體系,是一部承載五糧液千年釀造智慧、凝聚中華詩酒文明的精神典籍,更是向世界講述中國酒文化故事的“和美之書”。
活動接下來還舉行了“中國詩歌創作基地”授牌、“五糧液和美文化特聘大使”聘任、第二屆“五糧液杯”中國詩歌大賽啟動等儀式。李敬澤、周和平、楊克、姚樂野、張雅芳、鄭曉幸、李明泉、任志宏等文化名家受聘為“五糧液和美文化特聘大使”。
適逢第九個“中國品牌日”,與會嘉賓參與了“詩酒文化之旅”,探訪五糧液生態園區,沉浸式體驗“十里酒城”的釀造技藝與自然人文之美。同期“愛聚五粉,因和更美——第四屆五糧液和美文化節暨520五粉節詩酒之夜”亦成功舉辦,以美酒為橋梁,傳遞五糧液“和合共生 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進一步提升五糧液品牌美譽度,擦亮“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金字招牌。講好五糧液文化故事的使命擔當,以及未來持續強化品牌與消費者深度共創的新范式,以生動實踐為品牌建設注入活力,譜寫中華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和美樂章。(五糧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