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 2020-05-25 閱讀數:1270
時序交替中,記錄下汾酒的拼搏與奮斗;歲月輪轉中,印證著汾酒的成功與收獲。從2017年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書,成為山西國企改革“先鋒”,到如今超額完成三年改革目標任務,成為A股市場首一家完成整體資產上市的白酒企業,汾酒的變化有目共睹。
“實實在在地講,汾酒國企國資改革的三年是汾酒歷史上極不容易、極其艱難的三年,是汾酒發展史上非常特殊的、罕見的、翻天覆地的三年。”回首汾酒三年改革路,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感慨道。
01
向改革要動力
國資國企改革是事關山西轉型綜改全局、事關山西國企長遠健康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在今年4月召開的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山西樓陽生強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取向,著力從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其實早在2017年,時任山西省長的樓陽生就已提出了“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方法路徑。如今再次提出,則是更深刻地剖析了山西省國資國企“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汾酒三年的改革,正是踐行“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具體實踐。
時間回溯到2017年。彼時的山西,正在拉開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大幕。汾酒身先士卒,主動擔當“改革先鋒”,展開了為期三年的改革行動。作為汾酒“掌舵者”的李秋喜,更是立下了“完不成任務,就引咎辭職”的“軍令狀”。改革之槍,自此打響。
為什么要改革?李秋喜直陳,汾酒同山西許多國有企業一樣,長期積淀的體制性、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凸顯,發展動力不足、內生活力不強、市場開拓不夠,成為必須面對的“三大短板”。“再靠修修補補式的淺表性、短期性改革,已經完全行不通,在這種形勢下,汾酒必須來一次根本性的變革。”
對汾酒而言,簽訂目標責任書,既是壓力更是發展機遇,既是出資人剛性要求,更是企業內展的需要。目標責任書,正是山西省國資委給企業“加壓”和“松綁”的一劑猛藥。作為汾酒的監管部門,山西省國資委主動下放八項權力,讓其享有的經營自主權;同時,又確定核心競爭力綜合指標的紅線和底線,讓汾酒將壓力變動力“跳起來摘桃子”。
在采訪過程中,許多汾酒人都發自肺腑地感慨,“簽訂責任狀后,才真切感受到改革正一步步來到身邊。隨著三年改革的不斷推進,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大家的緊迫感、榮辱感和歸屬感也在不斷地增強。”
在汾酒大曲一廠廠長、黨總支書記武仲賢看來,山西省國資委在監管方式上的轉變,讓汾酒集團在面臨業績壓力的同時,獲得了更為寬松的經營環境。“通過壓力層層加碼,權力下放,山西省國資委對汾酒的契約化管理倒逼了汾酒的契約化管理實踐,企業動力步步強化、活力不斷釋放。”
02
瞄準關鍵環節
汾酒要怎么改革?沒有先例可循,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通過醞釀出臺《汾酒集團體制機制改革整體推進方案》及其子方案,即“1+35”方案體系,汾酒首先確定了“11936”中長期汾酒復興戰略、“62210”五年規劃以及“4421”三年攻堅目標。有了整體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施工圖,汾酒全力推動改革進程就有了指引的方向和規劃的步驟。
推動國企改革,混改是其重要突破口。汾酒集團通過轉讓所持上市公司11.45%股份的方式,引進華潤創業作為上市公司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優化了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混改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引進華潤作為戰投,不僅實現了引資、引智,還促進了汾酒管理水平的提升,進而實現管理與戰略的高度協同。”汾酒改革辦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笑笑告訴記者,汾酒集團引進央企華潤,開創了地方國企與央企戰略合作的一種新模式,對于汾酒而言的這一小步,卻成為了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大步。
人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人的問題解決好,企業才能發展好。改革催生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在汾酒廠工作了34年的釀酒二廠生產管理室主任徐汾軍,對此頗有感觸。“我們釀酒廠先后向汾酒城輸出釀造骨干、技術力量骨干有195人,其中進入管理層的就有近30人。在三年的改革過程中,有一批人才得到了自己合適的崗位,可以說改革為他們提供了體現個人價值和個人能力的平臺。”
為了增強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每一位汾酒人不僅能“直面改革”“敢于改革”,還“想要改革”“能夠改革”,汾酒以股權激勵為抓手,讓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共395人,總計持有了568萬股。
“通過股權激勵,促使汾酒股份和員工結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為公司吸引、留住和儲備了一批業績突出、能力出眾、態度誠懇、忠誠奉獻的核心人才隊伍,并通過他們帶領公司全體員工為達成公司業績目標而努力。”汾酒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早在2018年,汾酒已實現酒類銷售收入比2016年翻一番,利潤是2016年的3倍,行業排名也從2016年的第七名躍升到第五。經過改革的不斷推進,汾酒在去年不僅完成了新的董事會換屆,還成為山西首一家也是白酒行業第1家整體上市的公司。根據汾酒上市公司2019年度報告顯示: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年較好水平,山西汾酒以營收118.8億元,躋身百億陣營;2020年一季度,山西汾酒以營收41.4億元,排在茅臺、五糧液、洋河之后,位列第四,取得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實現了一季度高質量開局。
03
向大健康出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汾酒站在又一輪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潮頭上,開啟了“汾酒復興”新征程。對此,汾酒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譚忠豹坦言,汾酒將“堅持解放思想、繼續深化改革、加強市場拓展、實現文化建設以及確立復興目標”的實施路徑,繼續深化改革,持續朝著汾酒復興的目標邁進。
其中,傳承千年、植物養生的竹葉青,作為山西汾酒的另一張底牌和曾經的保健酒第1品牌,被汾酒再次提上了新一輪的改革日程。依托當前的政策指引、產業發展、技術賦能以及消費理念的升級,竹葉青大健康產業項目的發展不僅正當其時,而且前景可期。
目前,竹葉青大健康產業項目已經被列為山西、省政府的重點項目,目的是要打造成為山西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標桿項目,成為新一輪山西國資國企踐行“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的先鋒。汾酒副總經理,竹葉青大健康產業項目籌備組組長,竹葉青酒營銷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楊波在竹葉青大健康產業團隊出征大會上也透露,竹葉青酒將布局市場,通過多輪融資深化混改,管理上實施“事業合伙人制”,打造數字化酒業供應鏈,將“生產驅動型”改造為“消費驅動型”企業。
在譚忠豹看來,汾酒的改革給竹葉青酒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汾酒改革的關鍵時期,竹葉青酒借改革之風再謀復興,恰逢其時。”對于竹葉青酒的發展前景,譚忠豹也作了透徹分析:認識論上,要從大健康產業的角度重新認識竹葉青酒;方法論上,要立足于品質、歷史、文化,發揮核心競爭優勢;實踐論上,要跳出原來貿易型的營銷方式,加大消費者研究。
“2020年,是汾酒人的追夢之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改革不停步,發展再提效。”汾酒黨委宣傳部部長閆向兵表示,站在新發展周期的歷史節點上,今年汾酒將繼續秉持著為消費者精釀美酒的初心和使命,推動白酒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對于開啟復興新篇章、走上改革再出發道路的汾酒而言,如何在此輪國資國企改革中再建新功,一步步實現“文化汾酒、清香天下”的汾酒夢,值得拭目以待。(來源:經濟時報山西記者站)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