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3-02-11 閱讀數:391
這個兔年春節,首都北京的消費市場迎來久違的春天。疫情的消退使人們的出行與消費回歸正常,新年頭一個月的整體態勢呈現欣欣向榮的復蘇局面。今年的春節與元旦相近,雖然節前的采購季略顯倉促,但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已經從消費市場的冰雪消融窺見一班。
作為首善之區,同時又是文化中心的北京,同時也是商務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這也就決定了京城春節市場歷來不僅是簡單的本土消費。
節日保供
是首都的硬件優勢
科學組織城市居民市場供應與,是北京的優勢,即使是疫情期間也展現出的實力。在這個疫情消退的一個春節旺季,這一優勢則顯得更為突出。北京市各級商務部門和商業服務業企業精心組織市場供應和服務,生活必需品供應平穩,商業企業豐富應節應季商品供給,積極營造喜慶祥和氛圍,開展多樣活動激發消費熱情,逛商場、趕市集、購年貨、戲冰雪、看展覽等商文旅體活動風采盡現,消費市場歡樂祥和年味濃郁。北京還推出1000多項促進消費活動,包括年貨節、冰雪節等市級活動30余場。節前四天,大興機場商圈、西紅門商圈、前門大柵欄商圈客流量明顯增加。
數據顯示:春節假日期間,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50.9億元,恢復至去年農歷春節同期的98%,較2019年增長13.2%。北京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2531.1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8.7%。
春節酒水消費
傳統與多元的北京特色
具體到酒水市場,《中國酒業》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今年的酒類消費白酒仍占據銷售額主導地位,呈現出重在兩頭的“啞鈴型”。
北京人注重春節禮尚往來,使得頭部名酒成為春節重頭之一。一方面,茅臺、五糧液等高端名酒春節期間依然走俏,承擔著拜訪長輩、商務伙伴等面子工程的“重任”,馬虎不得;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與親情意識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回歸,加之消費升級的帶動、市場供需的改善,昔日難得一見的飛天茅臺、8代五糧液等名酒,也出現在京城不少四世同堂,合家歡樂的春節年夜飯餐桌上——一年一聚的儀式感不能湊合。“打聽最多,賣的好的還是和茅臺相關的產品”北京亦莊經開區山姆店酒水區域的一位理貨員表示。記者注意到,盡管這里的茅臺酒零售價較高,但是出于對大型商超貨源的信任,仍然銷售火熱,“目前新出廠的飛天茅臺已經無貨,只有去年出廠價格高點的的還有,但也沒剩幾箱了”。“明星效應”也帶動了酒水區域的茅臺王子、迎賓、漢醬、賴茅、貴州大曲等茅臺全系產品的節日銷售。
二鍋頭是北京的名片,也是春節里離不開的北京味兒,另一重頭非它莫屬。平日里忙忙碌碌三年的北漂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北京人,終于可以在這個春節回家了,帶上一件北京的地產酒,當然有里有面。記者在節日期間的商超了解到,盡管促銷活動不少,但春節期間牛欄山、紅星、永豐二鍋頭等地產酒的價格消費區間明顯高于平日,中高端產品暢銷,銷量也比平時增長不少。這其中主要是離京返鄉的禮品用酒,以及春節期間本地家庭餐飲需求拉動。“三年沒回家了,元旦過后回老家過年的人不少,很多從我這兒買上一提牛欄山、紅星等北京特產酒直接上路”一家位于豐臺石榴莊街道的煙酒店老板告訴《中國酒業》記者。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商超、煙酒店等可靠終端,除茅五外,國窖1573、劍南春、汾酒、西鳳酒、古井貢酒、習酒、國臺、酒鬼酒等品牌宣傳力度較大的名酒銷量普遍好于平時,體現出北京人的節日餐桌日益豐富、多元化的“開放”變化。“每年春節前酒水飲料銷售都會出現一個小高潮。”北京朝陽區一家煙酒行的店員表示,“最近店里客人明顯增多,主要是買酒的。對于熱銷商品,我們會多補貨”。節日期間嘗嘗各地的美酒,體驗一下不同的味道,在京的同鄉、同學、同事、鄰里聚會,也隨著生活的逐漸恢復提上了日程。
除了線下實體,春節期間酒類線上消費更加活躍。在北京市商務局指導下,京東還在京聯合數萬家實體門店開啟2023同城年貨節,攜手物美、京客隆、超市發、便利蜂、屈臣氏、京八珍等數萬家本地門店打造“超級京城”同城年貨節活動。天貓商城、美團、叮咚等平臺的酒水頻道也都聯合廠家進行促銷等活動,酒仙網、也買網、酒直達、1919等酒類垂直電商也發揮其專業特長,多平臺豐富了京城百姓春節期間的購酒渠道,同時結合近年來興起的預制菜品熱潮,節前海鮮、火鍋、火腿、臘肉、熟食、干果、酒水、飲料等都可在線上下單,真正實現了一站式省心辦年貨。
京東小時購日前發布的今年春節期間線上銷售數據顯示,農歷小年以來,京東小時購銷售額較去年農歷同期增長90%,禮盒類整個春節期間的銷量持續走俏,整體同比增長超50%,其中白酒禮盒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倍,從區域銷售情況看,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偏好酒類禮盒;餓了么春節消費數據顯示,今年年貨外賣中,洋酒訂單月環比增長10倍以上,國產白酒訂單月環比增長超2倍;酒類電商平臺1919公布的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白酒銷量同比上漲約36.01%,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衡昌燒坊、劍南春、西鳳均有單品進入銷量前十;叮咚買菜平臺內,白酒銷量同比提升約178%,400元以上品牌白酒較受歡迎,銷量排行前三為五糧液、茅臺、劍南春。此外,唯品會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啤酒銷量增長5倍以上,白酒、果酒銷量分別同比增長約144%、177%。
今年辦年貨
時間有點緊張
記者從京城酒類渠道了解到,常規的春節旺季酒水渠道采購期長達45天左右,由于今年的春節較往年早,本應在去年12月初啟動,但受到疫情的影響,在元旦前后才開始,采購期縮短到25天左右,但前期渠道貨源和庫存充足,并未對商家形成太大的壓力。而年貨辦得匆忙,確實使得今年春節的酒類供需未及深耕,準備不夠充分,商家與消費者都多少有些“意猶未盡”之感。總體來看,今年春節的北京酒類消費市場在去年12月疫情過后,隨著市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已經走出低谷,消費者信心在春節采購旺季得到有效提升,物流與渠道供應得到充分,消費市場走上快速復蘇的軌道。
有意思的是,電商平臺今年充分發揮靈活多變的物流方式,部分彌補了傳統渠道前期旺季采購的不足。往年的節日物流在臘月廿三小年前后即大多宣告停工,酒類廠家和商家不得不提前備貨到終端渠道。今年以順豐、中國郵政EMS為代表的大型物流均宣布延長運力,京東、天貓等電商自有物流,更是強調“春節不打烊”,為不少忙到除夕的年輕人帶來福音。以京東同城年貨節為例,堅持以好禮、好價、無憂、便捷小時到家的方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一站式購齊年節用品,甚至不少年輕消費者除夕當天才著手置辦年貨。消費調查數據顯示,除夕當天,消費者下單額同比去年增長171%。
酒水餐飲市場
仍有待恢復
相較于商家與消費者,今年春節白酒廠家的產品應對仍主要集中在生肖紀念。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多家白酒企業推出了兔年生肖酒,給農歷春節的酒市帶來喜慶的節目氣氛。而名酒的生肖產品更多的被當做禮物或收藏,真正消費在節日餐桌上的并不多。京城人餐桌上喝的更多的仍然是耳熟能詳的流通產品。
餐飲是京城酒類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近年來直接的餐廳購酒正日趨減少,但席間用酒畢竟是主要的消費場景,也實質上拉動購酒。從今年春節的情況看,由于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市民外出餐飲消費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盡管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數據顯示:除夕當日,監測的全聚德、隆福寺餐飲、又一順餐廳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90.8%、66.2%、63.9%;假日期間餐飲業態營業額同比增長6.2%,東來順、全聚德、隆福寺餐飲、慶豐包子鋪同比分別增長1.4倍、1.1倍、58.2%、32.5%,但市民外出聚餐的規模與頻次仍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節日餐飲消費的恢復仍有待時日。
旅游市場變化
帶來新商機
旅游消費是京城酒水消費的另一陣地。今年北京春節旅游市場較去年有明顯增長,春節七天假期,北京文旅市場復蘇強勁。來自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統計顯示,全市接待游客總數712.8萬人次,同比上一年增長6.2%,恢復至2019年的88%;旅游總收入74.6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57.6%,恢復至2019年的91%;人均消費1047元/人次,同比上一年增長48.4%,較2019年增長4%。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京城旅游的目的地結構發生了變化。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區(地區)是:王府井143萬人;前門大街景區90.8萬人;南鑼鼓巷40萬人;頤和園37.9萬人;北京藍色港灣33.2萬人;圓明園31.8萬人;樂多港假日廣場30.7萬人;天壇公園30.1萬人;北京首創奧萊休閑驛站景區29.9萬人;中糧·祥云小鎮22.5萬人,其中旅游商圈類綜合消費體上榜7個。分析人士指出,春節假期期間,全市重點監測的158家旅游景區(地區)接待人數相對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這158家旅游景區(地區)的旅游收入卻比2019年增長19%。“這得益于假日新興旅游商圈和商業街區等旅游消費聚集區的收入貢獻。”商圈旅游的擴大對餐飲、商超等涉酒場所帶來一定的利好。有酒類專家表示,“逛街旅游”帶來的酒類消費機會與場景高于普通旅游景點的紀念品專柜,尤其是在商業發達的城市。游客在領略旅游目的地商業文化的同時,對酒類產品的品質更加信賴,消費也更加放心。(文章來源:中國酒業雜志)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