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 2023-02-14 閱讀數:443
2月13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2022年1-12月酒類進口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我國酒類累計進口額45.1億美元,同比下降17.9%,累計進口量為9.7億升,同比下降50.2%。
綜合來看,2022年進口酒雖整體下行,但得益于威士忌的穩步增長,烈酒進口額僅同比微降8.85%,牢牢占據進口酒第1大品類的位置。進口葡萄酒5月短暫回暖,而后持續下行,品類復蘇任重道遠。
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烈酒進口量1.2億升,進口額22.8億美元,量額降幅較上半年所有收窄,得益于下半年的數據表現,進口烈酒量額全年整體跌幅有所回落,進一步夯實了進口酒第1大品類的位置。
不同于2021年白蘭地與威士忌的量額雙增、齊頭并進,2022年中國烈酒市場呈現出更多分化的趨勢。
與上半年相比,白蘭地繼續量額雙降,進口量3753.9萬升,下降22.9%,進口額14.2億美元,下降16.5%,量額跌幅較上半年有所減少,從數據層面來看,白蘭地市場正在逐漸回暖。
而威士忌在上半年增長放緩后,下半年再度提速,整體進口量3282萬升,同比增長8.4%,較上半年持平,進口額5.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較上半年擴大3個點,占烈酒進口總額24.5%,所有回調。
有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進口白蘭地數據畸高,是造成2022年白蘭地進口數據跌幅較大的主要原因。他指出:“2021年數據猛漲是因為2020年數據跌幅太狠了,每個廠家、經銷商都非常保守,導致渠道的庫存降到低,所以,2021年進口烈酒除了本身的上漲部分,更多的上漲數據來源于2020年的庫存回補,而2022年的局勢比2021年差,市場相對又更保守,數據自然就跌下來了。”
而對于威士忌進口數據的穩定增長,有進口烈酒商表示,主要基于過低的基數所致。“從數據來看,威士忌的體量是遠大過白蘭地的,近幾年國內威士忌的進口量確實在上升,但威士忌與白蘭地之間還有質的差距,原來是過分低迷,現在正慢慢恢復,隨著深入,未來將會逐漸與國際接軌,所以威士忌上漲是必然的趨勢”。
威士忌正以強勁的勢頭沖擊和動搖白蘭地多年以來的“一哥”地位,這不僅體現在進口數據上,更體現在進口威士忌的全產業鏈上。
從上游品牌方來看,以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為主的國際烈酒巨頭,近年來相繼在中國建立威士忌酒廠,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及投入力度。帝亞吉歐新發布的2023上半財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六個月)數據顯示,得益于蘇格蘭威士忌產品的突出表現,大中華區的業績同比增長20%。
從中游渠道商來看,隨著威士忌的異軍突起,不少原來的干邑經銷商開始“倒戈”,不僅基于市場向好會進一些威士忌來賣,其自身的消費偏好也在慢慢轉變。
而從下游終端和消費者來看,不少業內人士及酒商反饋,在東部沿海,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威士忌正在從夜場走向日場,成為煙酒店等線下終端必備的產品。消費端的表現同樣如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威士忌消費市場,成為支撐威士忌持續增長的生力軍。
綜合多名進口商反饋,洋酒的走勢呈現前低后高。“客觀的不利影響不會馬上消散,畢竟目前消費力有限,所以,在4月份之前還不能太過樂觀,因為庫存和價格的原因,可能還會有低谷在,但從其他國家放開的走勢來看,未來消費必然是上升的,一定會帶動行情,所以下半年我們是堅定看好”,有進口烈酒商向酒業家表示。
另有進口烈酒商提到,“從烈酒板塊來看,雖然目前白酒占據統治地位,但現在的消費者一定是多樣化的,隨著消費氛圍的回暖,市場更多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趨勢,這將是很多洋酒的春天。”
2022年進口葡萄酒在經歷了5月份短暫回暖后,業內期盼已久的“觸底反彈”終并未如期而至。
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葡萄酒進口量33531.8萬升,下降20.94%,進口額14.35億美元,下降15.1%。進口數據排名前13的葡萄酒原產國中,有8個原產國均出現了進口量與進口額的雙降,全線低迷的數據注定了進口葡萄酒行業全年的萎靡。
進口葡萄酒數據雖整體下行,但瓶裝酒均價上漲成主要趨勢。有業內觀點認為,這主要與近年來國內精品葡萄酒的良性發展密不可分,進口葡萄酒正在開啟精品酒發展的新階段。
據了解,中國葡萄酒進口量自2017年開始便一直呈下降趨勢,6年間,從開始的78720萬升減少到2022年的33531.8萬升。但業內普遍認為,進口葡萄酒乃至整個中國葡萄酒行業都已跌至谷底,隨著行業深度洗牌后,中國葡萄酒行業未來將輕裝上陣,向上迎來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葡萄酒市場持續低迷,但不管是國產酒還是進口酒,仍有一些企業及經銷商秉持著對中國市場長期看好的態度,在持續堅定地投入市場,并得到正向反饋。
上海圣加美圖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軼告訴酒業家,“公司目前銷售良好,達到了三年來好的水平,這主要源于春節前經銷商缺貨補貨的原因。”
而對于今年的進口葡萄酒走勢,張軼則認為,“市場會在恢復中增長,畢竟經濟面不容樂觀,消費面持續疲軟的態勢沒有改變,但利好在于放開以后,人員流動、市場規劃可以正常推進了,此外,基于整個葡萄酒市場目前處于‘冰河期’,可能還會有一部分經銷商增加對葡萄酒的布局和投入。”
除此之外,葡萄酒在人才培育上同樣在發力。去年5月,寧夏產區向全世界發布了中國以產區為背景的葡萄酒侍酒與服務認證課程。該課程的推出,標志著中國葡萄酒正式開啟自有話語體系的建設之路,立足于中國葡萄酒市場,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更加適合中國葡萄酒行業的飲用文化。
無獨,去年WSET復課以后,國內各大城市的培訓機構又如雨后春筍般活躍起來,甚至有機構在一級課程中就拿出了包括拉圖、奔富葛蘭許等在內的眾多名莊酒,在業內“卷”出新高度。此外,放開之后,春節前后,國內各大培訓機構又更加密集地推出了更多課程。
另從終端市場來看,今年春節期間,廣州、福建、上海等地區的餐飲終端中葡萄酒品類動銷表現有所回暖,葡萄酒正在從固定的商務宴請,走入大眾聚飲與自飲場景,從具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東部地區,逐漸向更多內陸城市滲透。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尚處低迷的葡萄酒行業正蓄勢待發,雖仍承壓前行,任重道遠,但隨著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葡萄酒在市場推廣、知識普及和消費者培育上的發力,中國葡萄酒行業勢必將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來源:酒業家)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