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 2023-05-12 閱讀數:398
從洋酒到醫藥,從造紙到造車,白酒巨頭五糧液的跨界故事沒有停止過,現在又有了新篇章。
近日,五糧液集團砸10億元投資新能源的消息不脛而走。4月18日,一家名為“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五糧液新能源”)的企業成立。
消息一出,引發了市場關注和熱議,五糧液集團被投資者質疑“不務正業”,白酒主業更是頻頻被拿來與茅臺作對比。
多位新能源行業人士認為,五糧液投資新能源,可能與區域能源環境有關。山東綠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意康稱,去年四川已經出現電力供需緊張,限電停產。今年長江上游較旱,外界也擔心會出現這種情況。五糧液作為川企,投資光伏、儲能等新能源行業,或與此有關。
在張意康看來,光伏行業未來前景依然可觀,但目前新能源行業中除了儲能行業仍有較高利潤外,光伏制造行業利潤已經很薄。
五糧液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中分一杯羹嗎?
五糧液曾坐享白酒老大榮光十余年,2013年被貴州茅臺超越后,一直居行業第二。2018年五糧液1218大會上,時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的李曙光曾坦言,“老大不好當,老二也不好當,當過老大的老二更不好當。”一語道盡五糧液的尷尬和辛酸。
五糧液集團的跨行業多元化戰略始于王國春執掌時期。王國春曾多次強調要多元化發展,并解釋,“酒水是個小產業,但盈利好。要想做成大集團,就要利用生產酒積累的原始資本起家,發展多元化。”
2000年后,五糧液集團收購頻頻,先是購買了瞭望東方傳媒有限公司49%的股權,又跟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汽車發動機,投資被稱為“亞洲第1流”的制藥集團和“安培納絲”亞洲威士忌項目,又砸百億元要進軍芯片……但這些投資大多虧錢。
但五糧液并沒有就此停住腳步,多元化故事滿籮筐,卻少有吸引人的故事。造紙連續16年虧損,造車經歷也一波三折,此番又跨界新能源,五糧液勝算幾何?
10億投新能源
五糧液證券部相關人士回應媒體稱,五糧液集團確實在考察新能源領域,主要是光伏和儲能方面。不過,此番投資主要是五糧液集團在做,與上市公司關系不大。
也有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目前已確立的一個投資方向是光伏玻璃。設立新能源投資公司主要是因為看好新能源產業發展,也有拓展業務方向、增加利潤增長點方面的考量。
“五糧液投了10個億,在光伏行業不算多。”張意康告訴《中國企業家》,央企、國企投資光伏行業,基本都是百億級起投。
天眼查顯示,五糧液新能源公司由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冊資本為10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自有資金投資的資產管理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等。
五糧液集團將新成立的五糧液新能源注冊地,設在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高場鎮高新社區金潤產業園72棟。一位本地人士稱,這位于宜賓當地的光伏產業園。
《中國企業家》梳理發現,同地址企業達22家,多為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其中還有一家“明星”企業——光伏巨頭通威股份原董事長兼CEO謝毅創業的新公司。3月21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收到董事長謝毅提交的書面辭呈,他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董事、CEO等職務。
在此11天前,一家名為“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在宜賓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注冊地與五糧液新能源為同一地址。據21世紀經濟報道,多位資深光伏行業人士透露,該公司即為謝毅的新公司,主要方向是做光伏電池片,初步計劃在今年9月開始正式投入運營。謝毅的創業新項目不僅吸引了光伏產業龍頭公司高管,還受到宜賓當地國資的青睞,有望獲得支持。
“此外,除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攀枝花等地,四川其他地區受限于光照資源,目前在光伏領域做得并不太多。”張意康表示,五糧液這個時候是在提前布局。
在白酒營銷分析師肖竹青看來,五糧液擁有龐大雄厚的現金流和良好的企業信譽,對外投資新能源,是尋求資本和現金流保值、增值的需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是當下的風口,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宜賓地區有眾多新能源企業布局,擁有上下游配套體系和生態圈,他認為五糧液利用閑置資金投資新能源項目很正常。
張意康告訴《中國企業家》,光伏行業壁壘并不高,但上下游產業鏈在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已經高度成熟,“內卷”嚴重。目前光伏產業正從專業化轉向一體化,“誰能實現從上游到下游的一體化布局,把成本降下來,誰就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如果能利用區域優勢進行投資、開發,做光儲一體化等應用端的東西,對于五糧液這樣擁有良好的地方資源和資金實力的國企而言,會是較好的選擇。”張意康說。
對造車有“執念”
五糧液跨界新能源,在業內人士看來再平常不過,五糧液集團在業內一直以熱衷多元化著稱。
早在1998年,五糧液集團從宜賓市國資公司受讓了宜賓紙業2000萬股股份,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2017年,五糧液又無償受讓了宜賓紙業的37.77%股份,正式成為后者控股股東。
財報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2020年,宜賓紙業連續16年持續虧損,共計虧損8.5億元。直到2021年,宜賓紙業才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8.45%至2823萬元。
除造紙外,五糧液集團在造車方面頗有“執念”。早在2003年,五糧液集團就傳出消息要造車,但一直未能成功進入整車制造領域。2011年,因戰略收縮,五糧液集團退出了汽車行業,造車夢碎。
7年后,五糧液集團造車計劃重新抬頭。2018年初,五糧液集團聯手宜賓國資以近25億元的價格,收購奇瑞子品牌凱翼汽車,獲得后者51%股權,還被外界解讀為“五糧液造車”。事實上,直到目前,五糧液旗下的普什集團也僅持有凱翼汽車1.33%的股份。
頭頂“五糧液”的品牌光環,凱翼汽車卻一直沒能激起多少水花。2020年,凱翼汽車發布了宜賓入主后的第1款車型凱翼炫界,該車因與奇瑞瑞虎5X有較高的重合度,上市后備受質疑。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如火如荼時,凱翼汽車2022年才發布新能源戰略,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比達60%以上。這讓人質疑,在市場并無多大聲量的凱翼汽車,真的能趕上這趟車嗎?
凱翼汽車銷量也不如人意。據車主之家數據,2022年,該品牌的銷量主力為炫界和軒度兩款燃油車型,累計銷量分別為1.83萬輛、1.79萬輛;新能源方面,炫界Pro BEV平均月銷不到400輛,還不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主流月銷水平的“零頭”。
外界對五糧液集團的跨界投資中,較看好的或許是金融。2020年,五糧液集團斥資16.5億元,成為四川銀行第四大股東,此后又通過增資、受讓方式成為四川宜賓市商業銀行第1大股東。目前,宜賓市商業銀行正在籌備上市,如果成功,五糧液將再收獲一家上市公司。
據財新援引五糧液集團內部人士消息,1997年開始,五糧液現金流越來越充足,開始四面出擊。
但五糧液集團似乎并沒有清晰的投資方向和邏輯。由于前期投資策略的失敗,及白酒主業利潤大幅下滑,2012年左右,五糧液集團開始反思并收縮多元化投資戰略,確立了“1+4”的多元化投資模式。“1”是指以核心產品白酒行業為主導,“4”分別是指機械裝備、高分子材料、光電玻璃、物流行業。
不過,五糧液集團多元化調頭收效甚微,最近幾年,五糧液集團又開始“重操舊業”,不斷試水新業務,比如近兩年熱火朝天的造車,又比如航空。據界面新聞報道,今年1月,五糧液集團對川航集團增資的50億元已全部到位。注資后,五糧液集團將成為川航集團第二大股東。
據官方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五糧液集團投資技改部下共有15家子公司,涉及金融、造紙、汽車、物流、醫藥、貿易等多個行業。據報道,2021年,五糧液集團酒業營收占比不足五成。
增速被洋河、汾酒和瀘州老窖超越
外界期待五糧液重回“老大”,但前有茅臺壓制,后有追兵,并不容易。客觀上說,近年來,五糧液業績頗為矚目,營收從2017年302億元增至2021年662億元,增長1倍多。
同時,五糧液也被茅臺甩開得越來越遠。2017年,五糧液營收落后茅臺309億元,2021年兩者差距擴大至432億元。凈利潤方面,五糧液與茅臺的差距也逐漸擴大,由2019年的238億元擴大至2021年291億元。
2022年,五糧液集團新任董事長曾從欽上任,提出優化渠道管控、堅守品質、加大宣傳力度、豐富產品體系四大舉措,并立了目標,到2025年,五糧液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利稅總額達800億元。
但五糧液目前的增長已顯露出疲態。2019年以前,五糧液增速遠超茅臺。2020年開始兩者差距逐漸拉近。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五糧液營收、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2.19%、15.36%,增速不僅被茅臺全 面趕超,甚至跑輸了后面的洋河、汾酒和瀘州老窖。
或許正因白酒主業增長乏力,五糧液的大步跨界舉動頻頻被指“不務正業”。雖然五糧液集團持續多元化,不被外界看好,但多元化依舊是五糧液的重點方向。2022年,五糧液集團確定了“5111”發展目標,即創建世界500強、酒業主業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多元產業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努力打造世界一 流企業。
曾有人在五糧液跨界投資的時候調侃,“又想多元化,酒業做強了嗎?”這種說法或許代表了部分投資者的心聲。(來源:華諾信誠財顧)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