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3-12-22 閱讀數:435
12月19日,“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在中國酒都宜賓開幕。酒博會期間,中酒協發布《世界優質白酒產區高質量發展宜賓宣言》,并舉辦以“聚勢·啟新·共贏”為主題的2023首屆世界優質白酒產區高質量發展大會。
“香型”即將落幕,“產區”冉冉升起。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會上做出如是判斷。他指出,產業發展的趨勢顯示,當前白酒產業由“品類”向“產區”過渡發展的路徑已經非常明確,產區化的浪潮正在將白酒產業發展推向新階段與新高度。
而四川則是白酒產區發展的的實踐者。酒業家了解到,今年,宜賓、瀘州、德陽三大產區1-10月營收合計逾2756億元,已超2022年全國營收總額的三分之一。在“十四五”關鍵節點上,擎起產區高質量發展大旗的三大產區,無疑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宜賓產區:1-10月白酒營收利潤雙位數增長
下一步,朝2000億狂奔
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的宜賓,擁有4000多年釀酒史,被稱為“中國白酒之都”。2022年,宜賓以不到全國白酒行業十二分之一的產量,支撐了全國白酒行業四分之一的營收、六分之一的利潤。無論是在四川還是全中國的白酒版圖上,宜賓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優質白酒是宜賓特色優勢產業的閃亮名片,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底蘊,孕育出中國白酒龍頭企業、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五糧液集團,及四川酒茶集團、敘府酒業、永樂古窖、今良造等一批知名白酒企業。
2021年,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宜賓市提出白酒產業的新征程:打造長江“零公里”釀酒生態圈,加速構建以五糧液產業園區為核心區域,以翠屏區、南溪區、敘州區、江安縣、長寧縣等為多點的“一核多點、強鏈成圈”新格局。
如今,這一目標正逐步實現。據薛慶介紹,宜賓已聚集培育48戶規上白酒企業、280余戶中小釀酒企業、130余戶配套企業,構建起集“原糧種植、研發設計、生產儲存、品牌包裝、會議會展、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而在五糧液的引 領下,宜賓白酒產業各項指標繼續在全國保持水平。薛慶透露,2023年1-10月,全市白酒營收1496.9億元,占全國29.76%;利潤343.8億元,占全國18.7%,白酒產業營收、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如今,宜賓市仍在著力推進宜賓濃香型白酒產區品牌建設,增加產區知名度、輻射度、美譽度的提升。
根據宜賓市政府辦印發的《宜賓市白酒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宜賓市正以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為宜賓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定位,落實“1338”總體發展部署。
根據《規劃》,到2025年,宜賓將實現白酒產量突破100萬千升,白酒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翻番,分別突破2000億元、600億元。
屆時,宜賓將基本形成白酒企業梯次化發展新格局:五糧液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翻倍、超過1000億元;五糧液集團公司爭創世界500強;四川酒茶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培育5戶超50億元企業(翠屏、南溪、敘州等每個區至少1戶),以及一批十億元級、億元級企業。
瀘州產區:1-10月營收破千億
預計全年實現營收1320億,利潤300億
在中國的白酒地理版圖上,瀘州是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釀酒歷史悠久,擁有從明朝萬歷年間起不間斷釀造的“1573國寶窖池群”;瀘州也是全國唯 一的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原產地疊合的地區,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中國名酒品牌。
優越的生態優勢中,瀘州市形成了以瀘州老窖“雙品牌、三品系、大單品”和以郎酒“醬香高端,兼香領 先,兩香雙優”為引 領,仙潭、玉蟬、三溪等“川酒小金花”和131戶規模以上酒類企業競相綻放的高、中、低多層次品牌體系。
白酒作為瀘州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為充分揚優勢、補短板,瀘州市曾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將以“6個100億”項目為抓手,實現白酒產業的“六個打造”:即打造世界白酒產區、打造世界白酒產業園區、打造白酒企業集群、打造優質白酒原產地、打造優質白酒品牌集聚區、打造白酒綠色發展示范區,搶占未來白酒產業發展制高點。
而瀘州的千億級白酒產區目標已然實現。據楊長纓介紹,今年1-10月,瀘州市酒類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100億元,利潤總額225.9億元。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0億元,利潤總額300億元。
為推動白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瀘州市聚焦頂層設計,規劃了白酒產業集群新格局,大力推動三個核心區(即長江帶的優質濃香核心區、赤水河的優質醬香核心區和沱江帶優質原酒核心區)建設;并于2023年,陸續出臺《瀘州市加快建成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十條政策措施》《關于進一步促進瀘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扶持政策,給予酒類企業大力支持,著力營造政策鮮明、便捷的營商環境。
有名優頭部酒企的支撐,有當地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推動支持,瀘州市酒類產業鏈體系正在不斷壯大,瀘州打造世界產區的路徑也逐漸清晰。
根據2022年發布的《瀘州市“十四五”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到2025年,瀘州規劃全市白酒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力爭20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300億元,稅收超過200億元。
在首屆世界優質白酒產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楊長纓再次展現實現這一目標的信心:“我市正朝著建成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砥礪奮進。(預計)到2025年,全市酒類產業鏈營業收入將超過2000億元,利潤總額達400億元!
德陽產區: 1-10月營收同比增長28.7%
2027營業收入實現“三個翻番”
德陽產區是川酒傳統四大產區之一。德陽市作為距成都最近的地級市,是成都都市圈千億白酒產業集群主陣地,也是實現“川酒振興”的重要陣地之一。
然而,川酒核心產區強者環伺,與宜賓、瀘州產區相比,“川酒探花”德陽產區在白酒產能規模、高端化、品牌化、標準化方面仍有差距。曾有業內人士表示,相較川酒其他核心產區,德陽產區的文化實踐略顯不足。而產區發展“要在眾多的文化資源中,找到最亮的那顆星,或者集地域文化之大成,提煉一個核心的文化概念”。
不是每個白酒產區都有名優酒企和歷史文化沉淀,而德陽正手握這兩個優勢資源——“六朵金花”之一的劍南春,以及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遺址。于是,打造“具有歷史文化的濃香型白酒”品牌,著力提升德陽酒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成為近年來德陽產區發展的發力方向。
一方面加快打造德陽產區的白酒集群,發揮龍頭企業劍南春的帶動作用,加大對骨干企業金雁、東圣培育力度,支持杜甫、鳳凰等腰部酒企以酒旅融合、酒莊酒、地產酒等為方向特色差異化發展,打造“1+2+N”的品牌矩陣;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白酒+”融合發展“新表達”,探索“白酒+旅游”“白酒+商貿”“白酒+文化”等“酒+N”融合發展模式,深度挖掘德陽特色文化內涵,將劍南春大唐國酒文化和三星堆酒文化轉化為競爭優勢。
廖凱介紹,當前,德陽市正圍繞經濟總量“重返前三”的發展目標,成立白酒產業發展專班,大力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白酒優勢產區。
“全市現有白酒產業規上企業24家,去年實現白酒產量16.3萬千升。今年1-10月,全市白酒產業營業收入159.9億元、同比增長28.7%,(預計)全年有望突破240億元!绷蝿P表示。
對于產區的未來發展,德陽市也在今年發布的《德陽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27)》中,指明了發展路線:到2027年,德陽全市白酒產業營業收入實現“三個翻番”,達到800億元。到2035年,德陽市白酒產業品牌效應突出,標準體系完善,白酒初步實現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力爭建成名酒產區,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德陽白酒暢銷國內外。
白酒產業結構性調整勢在必行
川酒布局產區協同發展
“中國白酒已進入從量到質的轉型升級關鍵時期,面臨消費提質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市場持續承壓等壓力和挑戰,產區協作勢在必行。”大會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表示。
事實上,近日出臺的《關于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意見》,作出“增強優質白酒產業競爭力”的部署,并提出到2027年,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取得明顯成效,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有效發揮;經濟綜合實力整體躍升,兩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萬億元左右、占全省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年均增速比全省高1個百分點以上等發展目標。
“川酒也期盼著加強與全國重點產區、重點企業之間的協作交流。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共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白酒高質量發展之路。”馮錦花說。
縱觀世界酒類產業的發展,“產區”是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認知的重要判斷依據之一。優勢產區是優勢品牌、優勢企業的集中承載,是名酒價值的依托,也是集地理、生態、品質、特色等優勢于一身的產業發展命脈。
2023年,酒業的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總需求不足的矛盾凸顯,呈現出市場份額集中化、品牌競爭白熱化、價格競爭激烈化、產區發展規;忍卣鳌5强v觀全年,名酒企業仍顯示出了穿越周期的強大定力,名酒產區的價值逐漸綻放,產業集群化發展日益凸顯。
宋書玉認為,白酒產業仍處于長周期韌性發展階段、仍駛于高質量發展的主航道。然而,未來3到5年的產業結構性調整勢在必行,在經濟復蘇期和產業調整期交織的節點,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將成為每個名酒產區都需要重點關注和研究的課題。(文章來源:酒業家)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