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 2025-06-03 閱讀數:915
自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GB/T 10781.4-2024《白酒質量要求 第4部分:醬香型白酒》將正式實施。這是醬香型白酒國標自2011年首次發布以來的第 一次更新,主要涉及11項技術變化。
據悉,該標準由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醬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執行工作任務,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負責組織起草工作。
與現行GB/T 26760-2011《醬香型白酒》相比,新標準GB/T 10781.4-2024對醬香白酒的標準進行多項修改,包括標準名稱、醬香型白酒定義、產品分類、產品分級、生產過程要求、感官要求、理化要求、衛生指標、附錄等。
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這不僅是技術參數的調整,更是對傳統釀造價值的系統重構,正推動中國白酒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溢價的歷史性轉型。
工藝正本清源:終結“偽醬香”亂象
原料與工藝的雙重凈化:新國標以“純糧固態發酵”為核心紅線,明確禁用食用酒精及非發酵呈香物質,將液態法、固液結合法等非傳統工藝徹底剔除。
從原料和糖化發酵劑的使用上更清晰地界定不同工藝類型的醬香型白酒,便于消費者對產品進行識別、選擇。此外,對“高溫大曲”“輪次酒”“下沙工藝”等關鍵術語的標準化定義,使曾經被濫用的“12987工藝”宣傳回歸真實。
標簽標識的精準狙擊:“大曲醬香”標識權限的收緊殺傷力——僅完全采用高溫大曲工藝的產品方能冠名。
按《白酒質量要求第4部分: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規定:滿足醬香型白酒(大曲)生產過程控制要求并符合相應技術要求的產品,可標示為“醬香型白酒(大曲)”;“醬香型白酒(其他)”不應標示為“醬香型白酒(大曲)”。
感官評價的破圈嘗試:引入花香、果香、焙烤香等具象化風味描述,打破了傳統“醇厚”“綿柔”等模糊表述。這種借鑒威士忌品鑒體系的創新,既降低了消費者認知門檻,也為打假維權提供了可量化的感官依據。
分級體系的去玄學化:取消以酒精度和糖化發酵劑分級的舊規,改為質量評價結合工藝要素的新體系,客觀上削弱了“高酒精度=高品質”的消費誤區。二級標準的取消,則進一步壓縮了低質產品的生存空間。
產業格局重塑:頭部企業的戰略機遇
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醬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孟鎮認為:此次標準修訂工作充分考慮了醬酒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科學總結了醬香型白酒的工藝特征屬性,并進一步規范創新工藝發展,有利于規范和引導醬香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借鑒了國際烈性酒相關成功經驗,首次建立面向消費者的白酒品質表達標準化語言,形成醬香型白酒品質的可視化表達體系,有利于消費者直觀認知醬香型白酒產品特性,為消費者選擇產品提供了便利。
當赤水河流域特有的微生物群落、氣候條件與工藝標準形成綁定關系。這種“地理標志+工藝標準”的雙重認證體系,可能加速行業向核心產區集中的馬太效應。
另值得一提的是,同步啟動的外文版標準制定,標志著中國白酒開始用國際通行的標準語言解構東方釀造智慧。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對酸酯指標的動態調整機制,既尊重了酒體陳化規律,也更符合歐美市場對食品標準迭代的期待。
這場標準升級的本質,是中國白酒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的宣言。當消費者能通過標簽清晰識別大曲醬香,當出口產品有了國際認可的技術護照,醬酒行業或許正走向“得標準者得天下”的新紀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標準實施初期的監管落地、中小酒企的轉型陣痛,仍是需要持續觀察的變量。(文章來源:賣酒狼圈子)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