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江西省內頻頻傳出經濟不斷復蘇的“好消息”,但也有“傳統商圈”陸續遭遇危機的“壞消息”,明明熬過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0年,那些70、80后消費者以往常去光顧的地方,為何狀況頻發?而這,又將對江西省白酒生產、銷售企業帶來哪些“警示”?
進入2021年以來,江西省內頻頻傳出經濟不斷復蘇的“好消息”,但也有“傳統商圈”陸續遭遇危機的“壞消息”,明明熬過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0年,那些70、80后消費者以往常去光顧的地方,為何狀況頻發?而這,又將對江西省白酒生產、銷售企業帶來哪些“警示”?
“傳統”不是問題,不改變才是
2020年4月,曾為南昌景點之一的“麗華購物廣場”人去鏤空,商場大門緊鎖,停止營業。對于“停業”的原因,“麗華購物廣場”的所有方洪城大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給出了“戰略調整、轉型,順應市場變化,尋找新機會”的說法。
而據知情人表示,麗華購物廣場的一部分員工其實早已被列為“改制人員”,處于待崗待業狀態。導致這一情況的出現,主要原因就是銷售連年下降,且沒有出現“銷售回轉”的跡象。
2003年元旦開業的麗華購物廣場,開業首日銷售額就突破千萬元,創下當時江西商場開業單日銷售高紀錄。
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降臨,線上電商、直播帶貨的沖擊“接二連三”,再加上2020年疫情影響,經營方可能也是“回天乏術”。
2021年,關于“九江大中路步行街”面臨危機,“關門潮”來臨的信息開始在網上傳播。如2月7日,騰訊網出現以《實拍九江大中路步行街,曾經的贛北第1街為什么失去了往日的熱鬧?》為標題的視頻;
3月5日,一篇以《江西一頂 級“老牌商圈”,被“關門潮”席卷,或將退出商業圈?》為題的文章又開始在網絡上流傳。
盡管呈現的方式不同,但視頻與文章的內容卻“十分相近”,核心觀點是“作為曾經的‘頂 級’城市商圈,九江大中路步行街的繁華不再,且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而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線上沖擊”。
城市消費者快節奏的生活與工作,讓其不愿走出家門購物,網購成為了“首要選擇”,以至于曾經的城市商圈“英雄遲暮”。
前有“麗華購物廣場”停業,后有“九江大中路步行街”面臨“關門潮”。在專業專家看來,這些“傳統商圈”的陸續“淪陷”與線上沖擊有關聯,但關聯并不大。
正如一些白酒品牌與白酒銷售者一樣,“業績沒做好”的原因并非市場有問題,而是自身沒有跟上時代的改變。
時代變了,“慢一步”要追很久
業內專家認為,“傳統商圈”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是因其沒有推陳出新,一直固守原有的經營思路、經營風格,與時代脫節就不可能成為新時代的“寵兒”。
同樣是傳統商圈,“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活力,按照當地商戶的說法,“我們正在從單純賣商品向推廣生活方式轉變,以增強客戶的黏性!
跟不上消費者和市場的改變,即使有再多的輝煌過往也構不成經營不下去的理由,“傳統商圈”是如此,白酒生產企業,白酒銷售企業同樣如此。
大家應該明確的一點是,單純的“賣賣賣,已經行不通”,現在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單一的物質滿足,而是物質與精神的“雙滿足”。
作為江西省內白酒生產企業而言,應充分看到自身“短板”,除了四特酒、李渡酒之外,眾多酒類企業,因為李渡酒的成功,已經意識到了品牌故事的重要性,然而,卻遲遲沒有相應的行動。而省內白酒銷售企業也有同樣的問題,看到了線上機遇,卻常常以“沒資金、沒人才、沒經驗”為由止步不前。
正如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的商戶所說“要增強客戶粘性”,以低價讓利、人情交際的簡單方式可以熬過一時,卻難以取得參與未來競爭的門票。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市場競爭中的“慢一步”,往往需要日后“追很久”。(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