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記者從經銷商處獲悉,仁懷市酒業協會將對仁懷白酒行業制售“竄酒”行為進行大力整治,清潔仁懷醬酒產區市場環境。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紙通知的下發恰好應和日前的“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在業內人士看來,戰略宣言的簽署,即邁出了行業規范化的重要一步。而此通知將進一步推動醬酒市場的凈化,推動整個醬酒行業更加良性的發展和醬酒的分級分類標準制定。
根據仁懷市酒業協會下發的通知顯示,協會將對不遵守大曲醬香釀造工藝標準違規使用食用酒精用其勾兌或竄蒸的并冒名標注大曲醬香酒工藝的虛假宣傳等不實行為,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嚴厲查處并做出處罰。同時,協會要求企業規范生產、銷售以及宣傳等行為,使用食用酒精的企業要做到提前向主管部門報備并進行嚴格管控使用,對違規使用食用酒精制售“竄酒”的企業,將接受嚴厲處罰并被曝光。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這是繼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后,白酒市場對醬酒規范做出的又一重要舉措。數據顯示,2019年,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在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醬香型白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
高額的紅利讓醬酒在白酒市場“走紅”,部分經銷商、“倒爺”顯然也并不會放棄這塊“肥肉”。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按照生產工藝劃分,醬香型白酒分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和竄沙酒等四種品類,這四個品類在品質上依次降低。其中,竄沙酒是利用坤沙酒蒸煮取酒后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獲得的產品;還有一種方式是直接用酒精勾兌香精,調成醬香味道,冒充醬香酒,形成竄沙酒。據業內人士透露,竄沙酒質量差,成本低廉,市場上一般賣十幾元或是20多元一瓶。
目前,白酒市場加速分化,產區概念也逐漸被重視。針對醬酒市場的規范,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呂玉華表示,目前酒市場出現“醬酒熱”,同時也亂象叢生,爛酒泛濫,因此產區標準化、實現產區一體化十分重要。據悉,違規使用食用酒精制售的“竄酒”在市場上的流通大大擾亂了醬酒市場的秩序,也降低了消費者對醬酒的整體認知,對醬酒市場的長期發展有較大的阻礙作用。
在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白酒已經進入品牌化與品質化時代,產區概念成為這一時代的突出特征。在此情勢下,產區概念的凸顯就需要有相應的組織來規范市場行為。(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