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到濟南參加全國秋季糖酒會的沈陽經銷商申海濤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在全國市場醬酒熱的氛圍下,在糖酒會上選一款價位和品質合適的產品。
據記者了解,目前,申海濤主要經營當地的濃香、清香白酒品牌。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向其詢問醬酒產品,申海濤意識到,再不增加醬酒品牌,部分客戶就會流失。
就這樣,為了尋到心儀的醬酒品牌,申海濤早早便在網上訂購了從沈陽到濟南的火車票。
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醬香酒市場依然向好,通過廣東、河南兩個消費大省的相關數據也能看出一二。業內人士估計,廣東省今年醬酒市場需求在100億~150億元,河南醬酒市場銷售額近200億元,且均呈明顯的上漲態勢。
在大江南北紛紛發力醬酒之際,各地的醬酒企業在營銷推廣、經銷商賦能、貼近消費者方面也不斷探索新的模式。
資金入市,品牌齊放
據記者調查,自2019年來,進入到醬酒領域的資金不斷加大。
阿里零售通酒類事業部總經理左清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醬香型白酒的口感優勢更加飽滿醇厚,離不開其工藝特點,醬香酒一般要經過5年的存儲期、“12987”的工藝等。這些因素已經給其他香型的生產企業建立起了很多壁壘,再加上需要特定優勢產區,導致了很多地方并不具備釀造醬酒的條件。
南方主要是以茅臺鎮、赤水河為代表的傳統醬酒企業,如習酒、郎酒、貴州醇、金沙、國臺等品牌;北方具有悠久歷史的醬酒生產企業,如山東云門春、北京華都、紅太陽、北大倉等企業也紛紛加大醬酒產能。
此外,之前沒有醬酒產品的企業也開始布局,勁酒在茅臺鎮上馬醬酒,洋河收購貴州貴酒、厚工坊迎賓酒業,湖北白云邊上馬醬酒項目,山東百脈泉推出醬酒新品等等。
除了生產企業加大醬酒的投入力度,醬酒“貼牌熱”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到茅臺鎮、赤水河畔貼牌的客商絡繹不絕。
九八七酒業總裁徐漢洲向記者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在遵義產區相關醬酒廠開發定制產品的深圳酒商就超過了200家,而東莞赴貴州定制自用酒的企業則多達3000余家。
戰略布局,戰術創新
市場競爭同樣激烈,郎酒、國臺、貴州醇等品牌打法各不相同。
左清河指出,醬酒的單價比較高,單純地靠流通比較難,包括茅臺、青花郎、習酒、國臺等,更多的是通過團購以及社群的營銷等。
北京醬酒經銷商杜磊磊,目前經銷某一個知名品牌的醬酒產品,一年大約做到五千萬,他通過贊助高爾夫活動打通了高爾夫人群。
而對于中小醬酒品牌而言,品鑒會是有效的模式。
7月,貴州仁帥酒業參加了在青島舉行的一個展會,期間,公司舉行了大規模的品鑒招商會,當天就達成了較多的合作意向。
茅臺白金酒則與百余家河南高端酒店、特色酒店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在鄭州百余家酒店開展“白金醬香 醉美中 國——10萬壇白金酒超級大體驗”活動,以酒店為平臺,不僅讓廣大消費者免費品鑒體驗到了白金醬香美酒,更以其優的品牌和品質提高了合作酒店的服務質量和服務內涵,實現了企業、酒店、消費者三方共贏。同時,茅臺集團白金酒要與3000家企業合作,打造“企業定制酒”這一細分市場的“當家品牌”。
北方醬酒代表云門春酒業提出 “布局全省、謀劃全國”的戰略,打造“川貴之外的一瓶好醬酒”。在市場運作方面,加速“醬香與濃清香”的雙品類落地,建立一攻一守、一高一低的市場打法。
有營銷專家指出,經銷商是產品進入消費者餐桌的核心渠道,給經銷商賦能是每一個企業都要做的課題。
對于經銷商而言,實實在在的營銷措施是處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來自石家莊的經銷商羅開浩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推廣經驗。
首先,醬香產品要有團購客戶。必須要建立核心消費者檔案,檔案中包括家庭成員喜好、生日、特殊紀念日等,從而根據檔案在什么時間做什么公關。例如,有的核心客戶根據其行程將酒送到機場的貴賓室、高鐵的貴賓室,送一次的成本只有100多元,卻會讓客戶覺得很有面子,同時增加了粘合力和忠誠度。
“異地用酒也是當今消費的主流。一個江蘇人到了北京想用醬香酒招待客戶,那就給他一個份額,每年在異地可以存兩箱酒,只要打一個電話,客服人員就會送酒上門。一,客戶能喝到喜歡的酒,第二,讓他感到倍有面子,如果送過去的酒喝不完,可以送給北京的朋友。這也是我們在做推廣時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方法。”小糊涂仙酒業營銷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每年組織客戶進行回廠游、封壇活動、體驗當地民俗,以及空運新鮮的特產給客戶,當天發貨當天到這種專屬客戶的配套服務量身打造,都是醬酒營銷屢試不爽的做法。(來源;華夏酒報 記者 卞川澤 編輯:趙鑫)